摘要:5月15日是第16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冰城公安结合办案经验,揭秘9种典型的侵害市场主体和群众合法财产利益的经济犯罪套路。
5月15日是第16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冰城公安结合办案经验,揭秘9种典型的侵害市场主体和群众合法财产利益的经济犯罪套路。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利用老年人闲散资金多、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以“养老服务”为伪装,虚构投资或服务项目,诱导老年人投资,从而实施诈骗。这些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更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威胁。
养老诈骗类型分析
1.养老服务诈骗
不法分子以养老服务为幌子,通过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养老床位等手段,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或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从而非法占有老年人钱财,此类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罪。
2.投资虚假项目
犯罪分子打着养老投资、集资项目的旗号,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等名义,承诺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高回报”,实则进行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诱骗老年人参与。
3.销售虚假产品
不法分子销售假冒保健品、医疗器械,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方式,骗取老年人信任,进而盗取钱财,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4.“以房养老”骗局
骗子以“以房养老”为诱饵,通过虚假宣传和承诺,诱导老年人抵押房产,声称能获取高额投资回报,实则涉嫌诈骗,可能致使老年人失去房产,严重影响其财产安全与晚年生活。
5.虚假代办保险
一些不法分子开展代办养老保险等业务,通过虚构或夸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流程等手段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支付费用,甚至非法占有保险金。
6.虚假活动诈骗
不法分子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以及组织文化活动等名义,获取老年人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行为。
7.保健品骗局
此类骗局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重视,通过赠送小礼品、提供情感陪护等方式,了解老年人需求与身体状况,诱导其购买高价无效保健品。
8.投资理财骗局
骗子先以赠送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关注,随后举办推介会、知识讲座,虚构诱人投资项目,通过虚假宣传、承诺高回报等手段,诱骗老年人投入资金,得手后携款潜逃。
9.低价旅游骗局
不法分子以低价旅游为噱头吸引老年人报名,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大量高价购物环节,以次充好,骗取老年人钱财。
来源: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