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厅里电视声嗡嗡作响,孩子缩在书桌前写作业,旁边沙发上,父母瘫在那儿刷短视频,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大笑。
哈喽大家好,我是哎呀妈。
刷过一个视频,是这样的:
客厅里电视声嗡嗡作响,孩子缩在书桌前写作业,旁边沙发上,父母瘫在那儿刷短视频,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大笑。
突然,父母瞥见孩子走神,猛地提高嗓门:“还不认真写!不好好学习以后能有啥出息?咱家可就指望你翻身了!”
孩子默默低下头,可心里满是委屈:爸妈自己天天玩手机,凭什么要求我拼命学?
这样的场景,在无数家庭里反复上演,也揭开了家庭教育中最刺眼的真相。
一、“鸡娃” 不如 “鸡自己”: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总有些父母把“改变家族命运” 的重担全压在孩子身上,自己却从不做出改变。
小区有位宝妈,每天逼着女儿学奥数、上英语补习班,自己却沉迷打麻将,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小时候没条件,现在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你必须给家里争口气!”
可女儿在高压下越来越厌学,成绩不升反降。
真正聪明的父母明白,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父母的模样。
看过一个故事,有位爸爸原本只有初中学历,为了给孩子营造学习氛围,他白天送外卖,晚上坚持自学会计课程,备考期间连刷剧的时间都用来背单词。
孩子耳濡目染,也养成了自律学习的习惯,最终考上重点大学。
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不仅为孩子提供了物质支持,更用实际行动教会他们坚持和努力的意义。
当父母站得更高,孩子才能看得更远,所谓“家族命运的改变”,从来都不是孩子单枪匹马的战斗。
二、拒绝成长的父母,正在亲手关上孩子的上升通道
那些停在原地的父母,看似把所有希望都给了孩子,实则在制造教育的“天花板”。
张叔总抱怨孩子没出息,却从未反思过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想报编程兴趣班,他说“浪费钱”;孩子提出想参加辩论赛,他觉得“不务正业”。
这种认知的局限,让孩子失去了接触新事物、开拓视野的机会。
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迭代日新月异。
如果父母固步自封,用几十年前的经验教育孩子,无异于让孩子穿着草鞋参加现代赛跑。
反观那些疯狂“鸡”自己的父母,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甚至和孩子一起学习新技能。
这样的家庭,孩子自然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更多可能性。
三、父母的自我成长,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聪明的父母深知,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
邻居刘姐为了辅导孩子作文,每天坚持写日记、阅读经典书籍,几年下来,不仅孩子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她自己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
她常说:“我学习不是为了监督孩子,而是想和他一起进步。”
父母自我提升的过程,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当孩子看到父母面对困难不退缩,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他们也会被这种精神感染,从而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这种言传身教的力量,远比空洞的说教和高压的“鸡娃” 更有效,也更容易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尾: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
教育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父母耕耘自我的过程?
家庭教育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修行,更是父母不断自我完善的旅程。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停止毫无意义的“鸡娃焦虑”,把目光转向自身的成长。
当我们开始努力奔跑,孩子自然会追随我们的脚步;当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也终将成长为我们的骄傲。
不知道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分享。
我是哎呀妈,各大平台签约作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爱写作,爱看书,爱看电影电视剧。育儿这条路,我们一起携手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注:图片来源网络截图,侵权联删。
来源:哎呀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