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例!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高宇辉团队完成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22:24 1

摘要:4月22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高宇辉团队完成山西省首例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Endoscopic transcecal appendectomy,ETA),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4月29日顺利出院,家属专程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4月22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高宇辉团队完成山西省首例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Endoscopic transcecal appendectomy,ETA),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4月29日顺利出院,家属专程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患者患有盲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术前内镜检查提示肿瘤侵犯阑尾口。在术前谈话中,医生详细为患者和家属分析了外科阑尾切除+局部盲肠切除术和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的适应证和风险。由于患者顾虑外科手术创伤大,拒绝直接行外科手术,希望微创治疗,最终决定行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

在科主任陈星和护士长张娜的积极协调沟通下,在麻醉科团队、手术室团队以及胃肠外科总住院医师陈浩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消化内科高宇辉和团队成员王晓楠、王晓红、原泽鹏严格按照术前制定的策略进行手术,注射、环周切开、开窗、牵引、游离阑尾系膜、止血、缝合,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6小时,患者下地活动,平安出院。术后病理结果回报为盲肠低级别管状腺瘤,局灶高级别(早癌),慢性阑尾炎,切缘阴性。

高宇辉主治医师介绍:对于肠镜下发现的阑尾良性肿瘤及盲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长入阑尾口内的病变,外科手术是标准处理方法,然而,单纯的阑尾+部分盲肠切除术往往难以确定盲肠病变切缘的阴性,通常需要双镜联合指导盲肠切除范围,甚至直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随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和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的发展,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Endoscopic transcecal appendectomy,ETA)成为治疗偏向良性病变的新选择。该手术方式的优势在于既能保证肿瘤完整切除,体表还没有切口,创伤更小。

由于阑尾是游离器官,而内镜手术只有一个受力点,难以像外科手术一样有多个受力点同时操作,游刃有余,所以该手术难度偏大,目前在国内仅有少数顶级内镜中心可以开展。

山医大一院消化内科高宇辉团队完成的本例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Endoscopic transcecal appendectomy,ETA)为山西省首例,标志着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手术由消化道腔内向腔外迈进了一大步,下一步科室将持续改进技术,让三晋百姓能享受到创伤更小、见效更快的优质医疗服务。

供稿:消化内科 王晓楠 王晓红

图片:原泽鹏

制作:朱虹瑾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来源:太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