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日,禅城区高规格召开2025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首发“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文旅IP,推出《禅城区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五位一体”构建全域文商旅融合生态。也就在这场大会上,禅城区启动建设文旅精品体验区,21个项目签约。
5月16日,禅城区高规格召开2025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首发“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文旅IP,推出《禅城区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五位一体”构建全域文商旅融合生态。也就在这场大会上,禅城区启动建设文旅精品体验区,21个项目签约。
一系列动作,不仅是对全市塑造文旅城市超级IP的强烈回响,也释放出在经济增长承压的背景下,万亿城市中心城区,以二次创业的精神,重塑城市文旅格局,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新增长引擎,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突围之道。
“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这个城市文旅IP,没有一个字提及禅城,但字字又都指向禅城。这份为佛山代言的大气,为岭南探路的底气,真的很禅城。
禅城区委书记严冰表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禅城将紧跟时代、登高望远、乘势而上,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五业融合,构建文商旅发展新格局
当前,文旅正成为城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面对传统制造业增长趋缓、消费市场复苏分化的经济形势,作为“中国工业第四城”的中心城区,禅城将文旅产业定位为“换道超车”的关键赛道之一。
大会现场,禅城发布并解读了《禅城区全域文商旅生态融合计划》,打响禅城文旅突围战的第一枪。
岭南天地。/资料图
禅城区计划通过空间、环境、内容、服务、机制五大生态方面,构建“全时可游、全景创新、全新体验”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格局,助力禅城实现从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加快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区域消费中心。具体而言:
在空间生态上,禅城将聚焦焕新公园、街巷、村落、“锈带”、滨水五类城市空间,打造烟火岭南新地标;
在内容生态上,禅城将围绕培育“六大新赛道”文旅新业态,以“八大精品”文化特色,创新“十大民俗”,通过三大类型“十大主线主题线路”将文旅新场景串联呈现;
在环境生态上,禅城将通过深化“公园+”创新赋能、发展“绿色”+旅游、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交通赋能文旅等方式,呈现烟火岭南新面貌;
在服务生态上,禅城将优化城市经营管理机制、城市营商环境软服务、文商旅活动审批流程,实施临街街户的经营划线管理工作指引和临时摆卖点的管理工作方案。
在机制生态上,禅城将搭建“岭南文化合伙人计划”机制、推出主线主题线路、把握“情绪旅游”,深化岭南文化创新表达。
另外,禅城还将制定推广“4896小时”计划,推出主题旅游路线定制以及多语种服务、跨境支付适配等服务配套,满足多元化客群需求,吸引境外人员来禅旅游。
通过这份干货满满的计划看到,当前禅城正在以“跨界融合”为核心逻辑,进一步深化文商旅融合发展路径,塑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激活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
IP重塑,推动“注意力”变成生产力
这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注意力的争夺,从未像今天这般激烈。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城市中,只有被看见,才有可能被肯定,才可能把注意力变成生产力。
禅城破局的密钥,就藏在“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的文旅新IP里。
城市文旅IP,是一座城市文旅独特的标识符号。例如盛唐文化之于西安、休闲文化之于成都、时尚文化之于上海。
对禅城而言,“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不仅是一个文旅IP,更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坐标、一幅全域全景的唯美画卷、一场可感可触的深度邂逅、一曲融合创新的奋进乐章、一块近悦远来的金字招牌。
创意产业园。/资料图
在文旅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禅城打造“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文旅IP,既是禅城立足湾区、放眼全国、链接全球,而打响的城市认知重构战役,也是禅城发扬“敢饮头啖汤”的精神、勇担舍我其谁的使命、涵养海纳百川的气度,将文旅厚度升华为发展高度,让“禅城烟火”升腾为“湾区盛景”。
然而,城市文旅IP绝非简单的形象符号,而是城市流量密码与产业价值链的耦合器。
活动现场,南庄镇发布的城市休闲微度假目的地,张槎街道发布的季华潮玩轴新趣处,石湾镇街道发布的美陶湾美市伙伴招募计划,以及祖庙街道的“佛山古镇漫游”、禅城区城综局“公园+”多元化活动场景等计划、项目,都在进一步丰富“千年佛山,烟火岭南”的具象化图景,推动禅城文旅IP产业矩阵加速成型,焕新城市新面貌、新形态,实现“人文产城”的深度融合。
逻辑重构,打造文旅产业的热带雨林生态
大会现场,禅城区还进行了文旅合作伙伴推介和21个重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细细梳理这些项目内容,不难看出,禅城正直面城市形态、产业转型等发展困境,以“文旅+”多元生态体系,重构文商旅融合发展逻辑,摆脱城市发展困境。
逻辑一:空间再造激活存量资源。如,中山公园游乐运营项目将打造一个融合游乐体验、文化展示、亲子互动、社交打卡、欢乐潮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型城市网红打卡目的地;梁园戏语项目,将探索岭南园林夜游发展新模式。
逻辑二:业态创新重构消费场景。水梦湾休闲创意街区项目,将打造一个“包含休闲商业和庭院式集装箱办公的创意街区+中国南庄浆板运动体验中心”的商业体;佛山周街行项目,将以“文化液态化”理念重塑历史街区,打造集非遗体验、艺术文创、轻餐饮、国风社交于一体的岭南文化共生空间。
岭南天地商圈。/资料图
逻辑三:开放生态重塑产业格局。活力新港公园运营开发项目,将建设集艺术展览、演艺演出、零售服务、餐饮服务、游艺服务、科普研学、公益服务等为一体的滨水休闲游憩空间。不锈钢大厦“梦境·理想乐园项目”,预计三年投入1.5亿元,打造大湾区首个最大的游乐园模式的多业态文旅体验项目。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这些文旅项目落地建成,也将进一步打通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的“任督二脉”,助力禅城构建文旅产业的热带雨林生态。
而这种“以文塑产”的路径选择,恰与国家、省、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目标形成战略呼应。
双向奔赴,禅城文旅市场备受青睐
这次大会,禅城文旅的合作伙伴,既有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这样的文创“巨头”公司,也有支付宝文旅等互联网“大厂”企业。
在21个签约项目中,既有天伦创产集团、佛山龙狮文创天地等本土文化地产、文创、餐饮、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有堡狮龙、中传文投、泛娱科技等全国知名企业。
不容忽视的是,在这背后,禅城还有4.5万家文化类市场主体、数以十万计的文旅从业人员。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些文旅行业的头部“玩家”和文旅从业者为什么选择禅城?
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广东文旅产业已经和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广东省内的广州、深圳,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广东省外的北京、上海,文旅产业也早已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佛山,尽管坐拥南风古灶、祖庙等文化地标和超强的工业实力,但在全国文旅江湖却名声不显。
相对于禅城、佛山的文化底蕴,相对于其他城市文化产业的支撑力和带动力,禅城的文旅故事,还可以讲得更嘹亮;佛山的文旅产业,还可以变得更强壮。
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为禅城、佛山文旅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带头冲锋陷阵,率先解决新问题、开创新模式。
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禅城高举起建设岭南文化中心的大旗,在禅城文旅发展上,取得十足的进步,不仅得到了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高度肯定,也经受了市场检验。
如今,禅城文旅收入更是站上超百亿级台阶,但增长势头依旧强劲。2025年第一季度,禅城区接待游客总数34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5.57%;旅游总收入37.36亿元,同比增长47.54%。国外人士来禅住宿1.95万人次,同比增长50.9%,增速全市第一。
活动现场不少签约项目对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禅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宽阔的市场前景广阔、强劲的发展动能,都是他们吸引他们前来投资、创业的因素。
而大会现场,禅城以开放姿态向广大主理人、艺术家、设计家、企业家发出邀请,并推出百万方物业空间和免租政策,诚邀他们选择、入驻禅城,共享发展机遇。
勇立潮头,打造文旅新标杆
文化旅游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事业,也是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产业,更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工程。
“文旅不仅是‘快乐GDP’,更是经济转型的‘加速器’。”严冰表示,禅城将以融合创新为动力,紧跟“多业共生”趋势,打破产业融合边界,激活“文旅+百业”新动能,呈现更多彰显文旅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场景。
为此,禅城区将统筹把握大局大势和使命任务,加快迈进文旅驱动型发展模式的新阶段;统筹把握区域竞争和优势锻强,加快迈进文旅发展全域融合、出彩出奇的新阶段;统筹把握文化旅游和千行百业,加快迈进文旅价值向经济社会效益转化的新阶段。
银河左岸音乐节现场。/资料图
旅客品尝特色美食。/资料图
同时,禅城也将通过搭平台、给红利、造氛围,让禅城文旅力量扎根生长、文旅主体轻装上阵、文旅发展“热气腾腾”。
“立足新起点,禅城区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当勇立潮头,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佛山市副市长文曦表示,禅城区要聚焦特色资源,打造文旅新标杆;要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游客体验感;要强化区域协同,扩大开放合作。
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从文化资源到产业动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禅城文旅大会展现的不仅是项目签约的即时价值,更揭示出中心城区突围空间瓶颈的创新思维和文旅经济弯道超车的新路径。
文/禅城融媒记者贺勇 通讯员禅宣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