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神仙记:何二娘,韦老师,凌空飞行两仙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6 13:57 2

摘要:罗浮山的北面是循州,距离南海有四百里。循州山寺里有一棵杨梅树,树干周长有几十围那么粗。何二娘常常去采摘树上的杨梅,到了吃斋饭的时候就返回罗浮山寺。

何二娘

据《广异记》记载:广州有个叫何二娘的女子,以编织鞋子作为营生,年龄二十岁,和母亲居住在一起,向来修炼仙家之术。

有一天她突然对母亲说:“我住在这里太烦闷了,心里想着出去游历一番。”第二天,她便飞上天空离开了,最后来到了罗浮山寺。

山寺里的僧人问她来这里的缘由,她回答说:“我愿意侍奉和尚们生活。”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留在寺中居住。

起初她不吃饭食,常常为寺里的众人采摘山中的野果充当斋饭,大家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采摘来的。

罗浮山的北面是循州,距离南海有四百里。循州山寺里有一棵杨梅树,树干周长有几十围那么粗。何二娘常常去采摘树上的杨梅,到了吃斋饭的时候就返回罗浮山寺。

后来循州山寺的僧人来到罗浮山,有人告诉他说:“某月某日有仙女来树上采摘杨梅。”僧人回去验证,果然是何二娘去采摘杨梅的日子。从这以后,远近的人都知道她得了仙术。

后来她便不再居住在寺里了,有时候一个月会来一次供养僧人。

唐朝开元年间,皇帝下令让黄门使者前往广州寻找何二娘,找到了她,便带着她一起进入京城。

在半路上,黄门使看上了她的美貌,心里想着要挑逗她,但话还没说出口。何二娘忽然说:“中使你有这样的心思,我不能再和你一起走了。”

说完,纵身一跃就飞得没了影,不知道去了哪里。从那以后她便销声匿迹,不再出现在人间。

韦老师

据《惊听录》记载:嵩山有个道士叫韦老师,生性沉默寡言,人们不知道他凭借什么法术成了仙人。他常年养着一条狗,狗身上毛很多且呈黄色,他经常带着这条狗到处走。

有时候他独自坐在山林里,有时候在雨雪中留宿,有时候三五天去一次嵩岳寺,向寺里讨要一些吃剩的斋饭来吃,人们不知道他的来历。

唐朝开元末年,韦老师牵着狗来到岳寺讨要食物,寺里的僧人们争抢发怒,质问他为什么又来要饭。

韦老师说:“不是我吃,我是来求些食物给我的狗吃的。”僧人们听了更加生气,愤怒地骂他,让奴仆盛了些残羹冷饭,给这个像乞食一样的老道士吃。

韦老师却把食物都给了狗吃。寺庙里身强力壮且勇敢的僧人,又对他谩骂,还想殴打他。但他的狗看到僧人这样凶恶,就露出愤怒的神色。

而韦老师抚摸着狗的头安抚它镇定下来。过了一会儿,众多僧人渐渐退去。

韦老师于是走出寺来,在殿前的池塘边给狗洗澡。不一会儿,五彩祥云遍布溪谷。僧人们惊讶地看到,天上的云彩都飞集到池塘上。片刻之间,那条狗身长达到几丈,变成了一条巨龙!

韦老师也自己洗漱一番,穿上薄绸衣服,骑上那条巨龙,五彩祥云托着他的脚,缓缓地升上天空而去。

寺庙里的僧人大为后悔,全都行礼忏悔,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附:何二娘

按《广异记》:广州何二娘者,以织鞋子为业,年二十,与母居。素修仙术,忽谓母曰:住此闷,意欲行游。后一日便飞去,上罗浮山寺。山僧问其来由,答云:愿事和尚。自尔恒留居止。初不饮食,每为寺众采山果充斋,亦不知其所取。罗浮山北是循州,去南海四百里。循州山寺有杨梅树,大数十围。何氏每采其实,及斋而返。后循州山寺僧至罗浮山,说云:某月日有仙女来采杨梅。验之,果是何氏所采之日也。由此远近知其得仙。后乃不复居寺,或旬月则一来耳。唐开元中,敕令黄门使往广州,求何氏,得之,与使俱入京。中途,黄门使悦其色,意欲挑之而未言。忽云:中使有如此心,不可留矣。言毕,踊身而去,不知所之。其后绝迹不至人间矣。

按《惊听录》:嵩山道士韦老师者,性沉默少语,不知以何术得仙。常养一犬,多毛黄色,每以自随。或独坐山林,或宿雨雪中,或三日五日至岳寺,求斋馀而食,人不能知也。唐开元末岁,牵犬至岳寺求食,僧徒争竞怒,问何故复来。老师云:求食以与犬耳。僧发怒谩骂,令奴盛残食,与乞食老道士食。老师悉以与犬。僧之壮勇者,又谩骂,欲殴之。犬视僧色怒。老师抚其首。久之,众僧稍引去。老师乃出,于殿前池上洗犬。俄有五色云遍满溪谷。僧骇视之,云悉飞集池上。顷刻之间,其犬长数丈,成一大龙。老师亦自洗濯,服绡衣,骑龙坐定,五色云捧足,冉冉升天而去。寺僧作礼忏悔,已无及矣。

来源:西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