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 Pro大字吸睛,“小字”藏刀,逆光之王是否名符其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23:55 1

摘要:这次小米17 Pro做出的最大改变就是在背面加入了一块“妙享背屏”,能够为用户提供如自定义时钟、消息提醒、后置摄像头自拍预览等实用功能。

小米17 Pro在设计上做出了近几年数字旗舰中最大的一次改变,尤其是外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次小米17 Pro做出的最大改变就是在背面加入了一块“妙享背屏”,能够为用户提供如自定义时钟、消息提醒、后置摄像头自拍预览等实用功能。

这个背屏设计让人联想到了经典的小米11 Ultra,但小米17 Pro系列通过更大的副屏面积和与相机模组不同的集成方式,在致敬经典的同时也做出了明显的差异化。

除了引入一块背屏以外,这次小米17 Pro的影像也带来了巨大升级,可以说是直奔着解决用户最头疼的拍照问题去的,比如逆光过曝就是这次重点优化的部分。

官方更是将小米17 Pro称作“逆光之王”,不过就在这个宣传海报公布后,却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原来小米17 Pro“逆光之王”的宣传海报藏了一些小心思,可以说是大字吸睛,小字藏刀,因为在大字“逆光之王”的下面,还藏着一段“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的小字。

这样一顿操作,也让“小字”成为了小米17 Pro最大的“黑料”,很多网友纷纷吐槽小米的这个操作太不厚道。

这样做就相当于一个很丑的人做一张海报说自己是“全球最美”,然后在底下用小字注释说“全球最美是人生幻想”,简直太假了。

那么小米17 Pro的“逆光之王”称号是否真的名副其实呢?

其实小米这样在海报中标注一个“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我认为有两种目的。

一个是规避广告法,因为以XX之王进行宣传,极有可能被消费者以内容存在虚假、误导消费者等方式投诉,所以小米在这底下做个注释就规避了这类风险。

总之优势在我,注释权在我。

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样搞真的有流量,这次小米17 Pro主打的卖点之一就是影像,如果小米告诉你这款手机拍摄号称“逆光之王”,你也只会“哦”一句,根本get不到点上。

但小米在宣传海报底下弄一个“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相当于给这款产品设计了一套能快速出圈的传播模型,很多黑粉会自发地为小米去传播小米17 Pro,会贬低这款手机的影像。

然后小米17 Pro又收获了大量曝光,可能你会说这都是黑流量,但这重要吗?根本不重要。不得不说搞流量小米一直有一套。

前几代数字旗舰产品,小米已经在影像上给出了证明,用事实证明小米旗舰机的影像越来越好,已经跑进了行业顶流水准。

现在相信小米的消费者只会相信小米17 Pro的影像水平更优秀,绝不会因为一句“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的注释,就会对小米17 Pro的影像水平产生质疑。

从结果来看,小米17 Pro已经上市开售了,很多媒体都对这款新机的影像进行了实测,结果显示小米17 Pro在逆光拍摄上确实做到了“逆光之王”称号。

影视飓风的Tim也对小米17 Pro的逆光拍摄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测,影视飓风的拍摄水平关注过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吧,人家同样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而小米17 Pro系列的逆光能力突破,归功于它搭载的移动影像第三代高动态技术LOFIC。

什么是LOFIC技术?简单来说,就像给每个像素点配备了一个“辅助水桶”。

普通传感器的每个像素点就像一个小水桶,光线转化为电荷后存放在里面,但强光下“水桶”很快就会满,多余的光电子就会溢出,导致高光区域因饱和而过曝。

而LOFIC技术则是为每个“小水桶”配了一个“辅助大水桶”, 当主桶接近饱和时,多余电荷会自动流入副桶保存;在光线较弱时,则仅使用主桶进行采集。

如此一来,无论是在明暗反差极大的场景还是复杂光照环境下,摄像头都能更完整地记录亮部与暗部信息。

得益于这项技术的加入,小米17 Pro系列实现了高达16.5EV的传感器动态范围,成为了小米历代产品中最高水平,也是当前在售产品中的最高水平。

这样的结论已基本能说明,小米17 Pro“逆光之王”是名副其实的,注释“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完全只是为了规避广告法的风险。

当然小米17 Pro这样做“小字”设计,也可能是为了“病毒式”的流量传播。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王石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