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近九旬的李教授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步履从容,虽然已经六年未见,但她远远地就认出了我。“‘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我时刻都想回到家乡,可年纪大了,出行有诸多不便。”刚一坐定,李教授就说,她这次是陪泰国的朋友来长沙县开展文化教育交
陈合宴
听闻泰国侨领李自珉教授回到长沙县北部侄孙家的消息,我迫不及待地前去拜访。
年近九旬的李教授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步履从容,虽然已经六年未见,但她远远地就认出了我。“‘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我时刻都想回到家乡,可年纪大了,出行有诸多不便。”刚一坐定,李教授就说,她这次是陪泰国的朋友来长沙县开展文化教育交流,以便搭建县域院校与泰国北曼谷大学的学术交流、师资培训、联合科研等“桥梁”。“侄孙已把房子改造成了康养型民宿,这次回来我要多住几天……”李教授爽朗的笑声在宽敞的民宿庭院回荡。抬眼望去,只见民宿的房前屋后,桃李争妍,灼灼其华,鸟语花香,古桩吐翠,绿树成荫,满园花香惹人醉。
“侄孙有干劲,生意还可做大。”李教授欣慰地说:“家乡的人喜欢吃泰国米,其实在泰国,家乡的有机大米也很受欢迎。”李教授侄孙接过话茬:“我准备承包几百亩田,正打算到泰国了解市场行情。”“那我跟你当翻译!还可以到其他东盟国家了解一下行情。”
说话间,我将这次的“见面礼”即一本特制相册送给了李教授。相册封面上引用唐朝王昌龄的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封面照是十多年前我与李教授的合影,当时特意订制了一幅泰国吉祥物大象图案的湘绣作品赠送给了她。
李教授接过相册,仔细端详着,竖起大拇指称赞:“好有心啊!”
翻开相册,一张张照片映入眼帘,从2012年有缘初识,李教授回家乡6次。差不多每一次我都是服务者,也是见证者,陪同她开展文化教育、商贸合作。特别是2014年4月和10月,她先后到两所中学讲学。照片中,孩子们纯真无邪、元气满满,纷纷与她互动。李教授轻轻抚摸着相册,眼神中充满了慈爱,满是羡慕地说:“年轻真好!”
我拿出手机一扫,当年李教授在长沙县讲学的视频便播放出来了,一旁的亲友纷纷围拢过来扫码,一睹她十年前讲学的风采。视频中的她,举手投足尽显优雅气质,言语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看着那些视频,李教授容光焕发,眼中闪烁着光芒,激动地说:“这比什么都珍贵咧!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回家乡了,真想多看一看家乡的山水。”
于是,一众人马走进了原野。
麻林河畔,一路繁花,芬香四溢,燕子呢喃,蜂飞蝶舞。不知不觉间,一片竹林映入眼帘,春笋破土而出,旁边的断壁残垣,似乎在诉说着过往。李教授指着每一间房的位置,如数家珍,感慨万千:“我1951年走出家乡到上海念中学,1956年考取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上个世纪60年代走出国门,已定居泰国曼谷快半个世纪了……”李教授缓缓弯下腰,挖出一小撮泥土,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一个袋子里。“我要把家乡的泥土带到泰国去,这样就能让我时刻感受到家乡泥土的芳香。”的确,朴实的泥土,蕴含着家乡无尽的秘密,宛如母亲般温暖而厚实。
李教授返程时,我特意带着儿子前往黄花机场送行。十年前,儿子第一次见到李教授时刚读初中,现在已经工作了。“真是一个帅小伙!”李教授拍拍孩子肩膀,“那次相见,你总是拿着手机玩游戏,我还批评了你,提醒你注意保护视力,将来到了奶奶这么大年纪还不用戴眼镜……现在工作还好吗?”
“感觉良好!”儿子腼腆一笑。
“这就好啊!你这样说让我这个‘准90后’也感觉不错!”说完,李教授给年轻人来了一个深情的拥抱。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