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1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太行山巅,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太行红旗渠)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贾明哲和石晓东已经带着工具箱走进了“云上居”民宿。他们熟练地打开配电箱,手中的红外测温仪在每一个接线端子上停留。“A相接头温度偏高,需要紧固。”贾明哲对民宿负责人李建军说
4月21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太行山巅,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太行红旗渠)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贾明哲和石晓东已经带着工具箱走进了“云上居”民宿。他们熟练地打开配电箱,手中的红外测温仪在每一个接线端子上停留。“A相接头温度偏高,需要紧固。”贾明哲对民宿负责人李建军说,“五一假期游客多,咱们得把隐患都排查干净。”
近年来,安阳供电公司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重点工作融入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提质增效,推动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
安全线上的“红色堡垒”
3月25日,在安阳市北关区周家营村文化广场,安阳供电公司2025年春季配网综合集中检修暨党员身边无事故“三带三有”主题活动全面启动。
当天,安阳供电公司顺利实施柏9号(五七路线)10千伏线路综合集中检修。这是该公司实施配网中压专业化改革、供电所优化整合后的首场配网综合集中检修实践。本次综合检修整合消缺、自动化提升等10项作业,提升线路绝缘化率,自动化覆盖率,通过“一停多用”集约化检修模式,以最少停电时间最大化检修成效,提升设备健康运行水平。
本项主题活动切实践行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求“三实”促“三新”作风建设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守着、作业现场有党员盯着、重要环节有党员把着,以党员先锋引领全员行动,弘扬“严细实深”安全文化,从登杆作业到间隔施工、从风险辨识到质量闭环,充分落实标准化作业要求,贯彻精益化管理理念,实现本质安全与标准化作业双提升。该作业现场经国网河南电力安全督查中心远程督查,被评为“无违章现场”。
近年来,安阳供电公司党委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党员身边无事故“三带三有”主题活动,更在安全生产、供电服务等多个专业领域实施“党建+”工程。今年,安阳供电公司党委聚焦“主业看指标、产业看效益、总体看安全”,紧扣业务难点“出题”,聚焦党建工作“答题”,创新实施“书记项目”提升行动。“总共37个项目,我们按照‘立项、实施、评估总结’3个环节,逐一制定实施方案,切实发挥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项目质量管控,进一步构建常态长效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安阳供电公司党委党建部主任杜丽平说。
供电员工在铁塔上安装防鸟罩。摄影 / 张阳
服务百姓的“光明使者”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持续擦亮太行红旗渠共产党员服务队党建品牌,2024年6月19日,安阳供电公司党委在红旗渠供电所正式启动党员服务队“亮旗太行”系列行动,17支队伍集中力量、集中优势,揭榜挂帅实施“亮旗太行·服务加温”“亮旗太行·安全加码”等12项专项行动。
4月1日,“做新时代电力修渠人”纪念红旗渠通水6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林州红旗渠水电站举行。主题活动月内,安阳供电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相关专题学习;结合国网河南电力求“三实”促“三新”作风建设部署要求,开展沉浸式教学联学活动;策划举办红旗渠精神传承思享汇活动,组织“渠三代”先进代表分享身体力行传承红旗渠精神的体会感悟和实践故事。同时,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分赴各供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
“现在办电,家门口就能搞定,再也不用跑十几里路了。”魏家庄村的张大爷在村口的电力驿站办完增容业务,笑得合不拢嘴。这个由党员服务队打造的便民站点可以办理16项用电业务,将故障平均响应时间从90分钟缩短到30分钟。
在红旗渠景区,230家民宿都有一本专属的“用电档案”。“无论用电遇到什么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党员服务队随叫随到。”李建军回忆说,去年7月的一场暴雨导致景区停电,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冒雨抢修,仅用2小时就恢复了供电,“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共产党员”。
自成立以来,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太行红旗渠)共产党员服务队累计圆满完成重大保电任务500余次,开展志愿服务1.2万人次。2024年,该党员服务队获评“国家电网金牌共产党员服务队”。
乡村振兴的“电力引擎”
4月23日,在庙荒村千年皂荚树下,74岁的刘明生满怀喜悦地擦拭着“红家乐”的招牌,为春季和“五一”黄金周旅游小高峰做准备。这座老屋改造的农家乐去年盈利5万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村民口中的“蓝板板”——光伏电站。
10年前,庙荒村还是“吃水靠窖、走路靠爬”的深度贫困村。“那时候村电压不稳,夏天电扇都转不动。”庙荒村村支书郁林英说。安阳供电公司投资16万元改造电力线路,建起了林州首座村级光伏电站。
“现在这些‘阳光存折’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收入。”郁林英介绍,这笔钱用于建设旅游停车场、观光步道,带火了13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40万元。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安阳供电公司党委深谙要“输血”,更要“造血”的道理,既做“光明卫士”,又做“致富参谋”,以电力支撑打通产业链条,通过电网改造、引入深加工设备,特色农产品通过走出深山、走向全国。
在北马沟村,安阳供电公司党委派驻的第一书记秦万军为北马沟注册小米商标、开拓电商渠道,电力驱动的薯片生产线年产值超20万元;在长沙村,派驻的第一书记唐永安任期内为村里新建蓄水池、安装路灯,推动农业合作社落地,小米加工机和花椒烘干机让农产品溢价30%,村民人均年增收1000元……电力现代化正重塑乡村生产生活方式。
本文来自【《国家电网》杂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