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养生潮的“AB面”

B站影视 2024-12-06 18:40 2

摘要:随着人们对亚健康认知的愈加深入,就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变得更急切。基于此,营养第四餐的应用也愈发普及。这其中,蕴藏着千年传承的中医健康智慧,以“药食同源”为核心的中式滋补,正从中老年人蔓延至年轻一代,成为当下养生新风潮。

随着人们对亚健康认知的愈加深入,就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变得更急切。基于此,营养第四餐的应用也愈发普及。这其中,蕴藏着千年传承的中医健康智慧,以“药食同源”为核心的中式滋补,正从中老年人蔓延至年轻一代,成为当下养生新风潮。

药食同源掀起新中式养生热潮

近段时间,中药代茶饮火遍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纷纷踏进中医院抢购下单。据悉,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养发饮”,上线未满一周单日销量便突破14万贴;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2.0版”,上线当日24小时就配售了115万帖。除此之外,不少医院还推出中药糕点、棒棒糖、药酒、果冻等,也成为年轻一代休闲打卡的新阵地。

而千瓜推出的相关研报也指出,2023年10月-2024年3月,小红书平台的热门话题中“中医养生”“食疗养生”的浏览量分别超过6亿、2亿。同时,笔记内容关键词中出现百合、山药、枸杞、生姜、黑芝麻等“药食同源”热词,互动量达百万级。

探究这一现象级热潮的背后,是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国潮文化的盛行,共同推动年轻一代将传统养生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并从自相矛盾的啤酒泡枸杞、可乐配生姜的“朋克养生”,进阶为运用药食同源产品进行深度滋补的“真·新中式养生”。

需要强调的是,药食同源的新中式养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依据来源的。

公开资料显示,所谓的“药食同源”物质是指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与此同时,在我国《食品安全法》中也明确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这也意味着,药食同源物质可以根据“食”和“药”两种用途来进行相应的加工和销售。

当然,为了明确药食同源物质,我国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完善“食药物质目录”。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已明确公布的食药物质数量共计102种。由此,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新中式养生的发展。根据魔镜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3月-2023年2月,仅淘宝天猫药食同源市场销售额就达近230.8亿元。

消费热潮促使药食同源企业迈入“高端局”

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下,众多企业纷至沓来,竞相押注于药食同源领域。这其中,既有传统药企,也有营养保健品企业,更有饮品、食品等跨界玩家。多元化的参与者共同绘制了一幅药食同源市场百舸争流、竞相绽放的繁荣画卷。

然而,面对“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这一理念的风行,消费需求展现出更为精细的期待。他们不仅追求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双重保障,还渴望原料品质、前沿工艺有更好的水准。此外,产品形态和口味也要创新,如即时便捷、良好口感等,这些趋势正有力推动着中式滋补行业的全面升级。

就此,各大企业为了能够脱颖而出也随之开“卷”。

其中,有部分企业深耕“道地药材”。据了解,它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指的是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质优效佳且稳定。

例如,特膳师就主张“道地药材+古法炮制”,才是真正的好汤方。该品牌掌舵者程海表示:“药食同源产品并非是简单的营养素添加和原料复配,内里实质蕴藏着药性药理玄学、合理配伍以及道地药材、古法炮制等,这些都决定了产品最终的功效。”

还有部分企业则是“中西结合”。通过萃取技术、冻干工艺及生物酶解等手段,提取一种或多种药食同源物质的有效成分。此外,有的产品更创新性地加入了小分子肽,以进一步增强产品的综合表现。

例如:瑞牧力幸从血肽饮内里的“专利成分血肽”是将动物血中的血红蛋白经过生物酶解技术加工后,得到的一类具有生物功能性的活性多肽类物质。同时,利用创新萃取技术,添加黑枸杞、阿胶、红枣,酸枣仁等药食同源物质的原液精华。同样类型的产品,还有施贝安埤小肽、白云山美娇娥等。

在入局者众的药食同源市场中,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卖点往往是吸引消费者的先决条件。而此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具有巨大潜力等待发掘与利用。因此,这就要求品牌们精准捕捉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

而除却供应侧外,渠道端也在趋势风口下向“健康管理”转型进阶。为了能实现服务水平的质变,母婴人纷纷走上了专业知识、技能的漫长学习之路。其中,就包括中医调理,全面系统性学习中医手诊、面诊、舌诊等基础理论。

药食同源行业火爆的另一面

由于药食同源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双重属性,加之行业内聚集着众多掘金者。在此之下,药食同源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虚假宣传层出不穷、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

例如,江苏某公司在销售“儿康粉”“蒲花饮”等多款普通食品时,以产品配料为“药食同源”成分、具有“食疗”功能、对食品主要成分治疗疾病的功能进行描述、对适用特定症状人群、适用症状表现及危害进行描述等方式,明示或暗示上述食品具有疾病治疗功能。因此,监管部门对该企业罚款3.22万元。

此外,成都市双流区的某门店广告中含有“寇小儿中医馆壮壮健仔糕健康美味,全家必备药食同源,绿色更天然寇小儿秘制,健康宝宝都爱吃内含多种地道中药材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儿童及成人”等内容,涉及疾病治疗功效,易与药品相混淆。因此,被当地市场监管局罚款15万元。

不难看出,这些企业在宣传中为了吸引消费者,因着使用药食同源配料便涉及疾病治疗,但却忘记了产品为普通食品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也规定了: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值得关注的是,干扰药食同源产业良性发展的原因,可不单单是因为虚假宣传外,更重要的是业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且精深加工技术存在显著不足……凡此种种,也就制约了药食同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方兴未艾的药食同源市场,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打的人,期待更高品质、更具创意的产品出现为行业带来惊喜。

参考资料:千瓜数据来自《2024年小红书健康生活趋势研究报告》、《小红书健康进化论丨内容数据洞察报告》

来源:母婴前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