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微课堂】妇幼科普——儿童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B站影视 2024-12-06 17:03 3

摘要:为切实提升妇联干部素质和能力、强化队伍建设,带动更多妇女群众了解妇联的职能定位,并引导妇女群众牢固树立“四自”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生活态度,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尊重妇女、保护妇女儿童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昌平区妇联推出《巾帼微课堂》栏目。今天让我们走进第十二

昌平妇联第十二期“巾帼微课堂”

正式开课啦!

为切实提升妇联干部素质和能力、强化队伍建设,带动更多妇女群众了解妇联的职能定位,并引导妇女群众牢固树立“四自”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生活态度,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尊重妇女、保护妇女儿童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昌平区妇联推出《巾帼微课堂》栏目。今天让我们走进第十二期课堂,共同学习如何预防儿童秋冬季传染病吧。

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凉,对于儿童来说,这也是传染病高发的时期,如“流感”、“手足口”、“水痘”、“诺如病毒感染”等。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预防和应对这些传染病呢?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易感人群:主要为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比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感染。

症状体征:起病急,常有高热(可达39-40℃)、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同时可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预防措施:每年按时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在流感流行季节,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周围有人患流感,可让孩子佩戴儿童专用口罩。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易感人群: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物品,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体征:患儿口腔内可见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措施: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剪指甲,防止孩子抓破皮疹。孩子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要定期消毒。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室内要经常通风。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三、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感染后症状往往更严重。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排泄物传播。

症状体征: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儿童以呕吐和腹泻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加强对水源和食品的卫生管理,对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要及时清理消毒。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隔离并做好环境消毒。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居多,特别是2-6岁儿童。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症状体征:先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发生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经2~3天而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病程约 2~3周。患儿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手段。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教育孩子不要和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对孩子的衣物、被褥等要经常清洗、晾晒。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痄腮”。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症状体征: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可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不红,有触痛。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腮腺炎疫苗。在腮腺炎流行期间,注意室内通风,减少孩子与患者的接触机会。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

来源:趣知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