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膝”望!关节置换术让61岁老人“报废”关节“换”然一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16:23 2

摘要:刘先生(化名)是一位普通农民,早年靠体力劳动支撑家庭。十年前,刘先生的双髋关节逐渐出现疼痛、僵硬症状,起初忍一忍还能下地干活,但随着症状日益加重。长期的病痛折磨不仅带走了他的劳动能力,也改变了他的家庭角色。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成功为茶陵籍61岁患者刘先生完成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目前恢复情况良好,已顺利进入康复阶段。

刘先生(化名)是一位普通农民,早年靠体力劳动支撑家庭。十年前,刘先生的双髋关节逐渐出现疼痛、僵硬症状,起初忍一忍还能下地干活,但随着症状日益加重。长期的病痛折磨不仅带走了他的劳动能力,也改变了他的家庭角色。

从原本的“顶梁柱”变成了需要家人照顾的“病人”,这让刘先生倍感挫败。辗转多地求医,尝试了中药、理疗、封闭等多种保守治疗方法,但效果始终不理想。

2024年10月,刘先生慕名来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就诊。经过影像学检查及功能评估,确诊为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中右侧病变最为严重,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团队在充分沟通后,决定首先为其实施右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团队制定了详尽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并做好风险评估与术中应急准备。

手术当天操作顺利,术后刘先生配合积极,恢复迅速,数日内便实现下地行走。复查影像显示,假体位置良好,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然而,在右侧恢复过程中,刘先生左侧髋部的疼痛和功能障碍逐渐加重。影像复查提示,左侧股骨头已塌陷,沈通氏线中断,髋臼对位关系紊乱,关节结构如同年久失修的轴承,难以继续承受负重,需尽快干预。

半年后,在充分术前准备和康复指导下,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其成功实施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第二次手术同样顺利,目前已进入稳定康复阶段,步态恢复良好,日常生活逐步回归自主状态.

两次髋关节置换,不仅让刘先生重新“站了起来”,更让他重获对生活的掌控。他在康复日记中这样写道:“原来,站直地走路,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龙啸宇介绍:“双侧髋关节同时病变的患者,就像一辆车两个轮胎都坏了。我们必须先更换一侧,让他能‘重新启动’,再在身体耐受、功能建立的基础上修复另一侧。这不仅考验外科技术,更考验团队的节奏管理和整体治疗策略。”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