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等专门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备、高效、有力的传染病报告、预警和救治体系。以青蒿素为代表的疟疾治疗药物,更是中国科学家奉献给全世界的珍贵礼物。
“侯哥”(化名)来自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亚。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国度。
如今,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中毛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日益频繁。
这不,10月中旬,34岁的侯哥就入境来到了中国义乌。
没成想,刚下飞机没多久,他就开始头疼脑热,持续发烧。
10月22日,当侯哥来到义乌当地医院时,他已经高烧到了40℃。
“这可不是普通的水土不服!”
得知侯哥刚从毛里塔尼亚入境,当地医生十分警觉。
“疟疾”——这种古老而可怕的传染病,立即出现在医生的脑海里。
历史上,疟疾也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等专门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备、高效、有力的传染病报告、预警和救治体系。以青蒿素为代表的疟疾治疗药物,更是中国科学家奉献给全世界的珍贵礼物。
当确诊侯哥为输入性疟疾病例,而且是疟疾中最凶险的一种——“恶性疟”之后,义乌当地医院立即对其进行了对症治疗,同时按规定迅速上报了疾控部门,并将其转诊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与其他类型的疟疾相比,恶性疟病情更重,可能发展为重症疟疾,出现脑型疟、溶血尿毒综合征、急性肾衰竭、肺水肿等危急病情。”浙大一院感染病科胡建华副主任医师接诊侯哥时,他持续高烧超过40℃,反应迟钝,随时可能陷入昏迷。
而此时,侯哥没有家属陪同,听不懂中文和英文,偶尔蹦出几句带着毛里塔尼亚口音的阿拉伯语,连AI语音翻译机都无法识别。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见多识广的浙一专家。
在对侯哥进行全面检查后,胡建华副主任医师随即向药房申请了青蒿琥酯。这正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青蒿素的衍生药物。同时,胡建华副主任医师还对侯哥实施了降颅压等对症性治疗。
治疗效果非常明显,2天后,侯哥的体温得到控制,意识恢复清醒,各项生命体征回归正常。
发自内心的仁爱和关怀是跨越国界、超越语言的。住院期间,王晓燕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悉心照料、用心护理,也让侯哥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出院前,他特意通过前来探望的义乌朋友,向浙大一院医护团队表达了由衷感谢。
“疟疾的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俗称 ‘打摆子’。患者先是突然寒冷、全身发抖,随后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0℃甚至更高,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后大汗淋漓体温渐降。疟疾危害严重,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会损害多种器官,出现脾大、贫血、肝损、甚至意识障碍,进而危及生命。”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徐凯进主任医师提醒,虽然在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但全球特别是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疟疾流行依然十分严重。疟疾,仍是全球公共卫生重点关注疾病之一。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杨益大主任医师表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疟疾仍在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约200万人。由于跨境工作、学习与交流等人员流动,每年我国仍有一定数量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
“侯哥能够如此迅速战胜疟疾、恢复健康,往小了说,是得益于浙大一院丰富的诊断经验、强大的医疗能力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往大了说,更是得益于整个中国医疗卫生系统为治疗包括疟疾在内的各类恶性传染病,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卓绝、持续不懈的研究和实践”,杨益大主任医师说,“这也正是我们能够消除疟疾的底气所在。”
胡建华副主任医师提醒,疟疾由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当蚊子叮咬患有疟疾的病人时,会吸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发育成熟后,当蚊子再次叮咬健康的人时,就会将疟原虫传播给新的宿主。今年蚊虫肆虐的高峰季节虽已过去,但防治疟疾仍任重道远,需要长期做好以下几点:
1防蚊灭蚊
在蚊子活动频繁的地方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尽量穿长袖长裤、正确使用驱蚊药水等,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方法。
应定期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等蚊虫滋生地,也可在室内外适当喷洒安全有效的杀虫剂,杀灭成蚊。
2药物预防
对于前往疟疾高发地区旅行、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服用抗疟药物进行预防。但需注意,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
3及时治疗
入境后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开展疟疾检测。在中国,现有多种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医生会根据疟疾类型、疟疾寄生虫耐药性、疟疾感染者的生命体征及是否怀孕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切记,只有早期诊断和治疗,才能够减轻症状,避免死亡,同时斩断传播链条。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本文专家
来源:浙大一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