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同现代的宇航员在黑暗的宇宙空间,当没有任何的参照物时,上下左右前后都是同样,或者说都是混乱的。也就是没有了方向之分。直至盘古大神开天辟地,让清柔上浮成化为天,浑浊下沉凝结成地,再有日月星辰的参照,至此才有了方位朝向之分。
华夏宝典心法之:“八卦方位”
八卦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于伏羲所悟到,后天由周文王所变革。
而“先天八卦”可以说是在天地宇宙处于混沌不清之时,上下不分之际。那时世界左右无异,前后不分。
如同现代的宇航员在黑暗的宇宙空间,当没有任何的参照物时,上下左右前后都是同样,或者说都是混乱的。也就是没有了方向之分。直至盘古大神开天辟地,让清柔上浮成化为天,浑浊下沉凝结成地,再有日月星辰的参照,至此才有了方位朝向之分。
在现代的量子纠缠方位中:先天八卦的混沌状态正好对应了量子的涨落起伏。而我们传说中的“盘古开天”也应对了宇宙暴胀期的时空展开原理。天地划分的“清浊分离”又是引力与量子力的对称破缺现象
因此,在后天八卦中也才有了明确的“四面八方”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参悟关键点一:调转看八卦。
在这里,大家会发现,八卦图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我们现在的地图是反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在古代北方的平原一带即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为中原腹地,从这块地向南方延伸、发展,就称为“面南”。帝王登基都有“面南背北”的说法。所以古人的方位都以“北”为首位再来确定其他方向的。
下面是我国地图,我们来进行对比参考一下:
像这样变换方位,就如同我们以帝王的视角来看地图,是不是八卦上的东西南北就能比较好的理解了呢。
华夏宝典心法之:“河图与洛书”
传说在距今7000多年前,伏羲在黄河支流边上偶遇了一只“龙马 ”。龙马也长久的徘徊于伏羲身边,伏羲认真观察这匹奇怪的马,发现它身上有许多明暗交错,且有规律的斑点。感觉很奇特,于是便画下了这些图案。
在后来,大禹治水时经过洛水,发现一只巨龟,在巨龟的背甲上也刻有类似的图案,大禹感觉这个图案也非同一般,于是也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参悟关键点二:河图奇偶天地之数蕴含的天机
在河图中共有十组斑点,它们分别对应了“1、3、5、7、9”五个奇数,在易学中这五个奇数也称之为“阳数、天数”;其余四组斑点对应了“2、4、6、8”四个偶数,同样在易学中这五个偶数也被称为“阴数、地数”
同时,在河图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的奇妙之外:
比如:左边的8与3,它们相差5;右边9与4,它们也是相差5;
接着,上边7与2,它们还是相差5;下边6与1,它们同样相差5;
最后,中间的10与5,它们依然是相差5;
当代的剑桥大学数学系中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河图中数列的构成居然是一个完美的黄金分割矩阵。同时,这10组数字对应了超弦理论中的10维度;而中间的"5"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卡鲁扎-克莱因理论中的紧致维度。
【卡鲁扎 - 克莱因理论是一种将引力和电磁力统一起来的理论,它通过在四维时空基础上增加额外的维度,将电磁力解释为第五维度上的引力现象。】
参悟关键点三:五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5”这个数十分重要。
比如,成语中的“三五成群、九五之尊、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在当今依然能表达出丰富的意义。同时人的手有五根手指,就能更有力量的把握所有。而“队伍”一词远比“团队”更具有凝聚力与协作性。
参悟关键点四:河图歌
河图所包含的五行与方位,可以用这样一首歌诀来表达: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六在北,二七居南;
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
从这段河图歌诀中,我们发现“水在北、火在南,木居东、金居西,土于中”这在对应五行的同时,也对方位都进行描述,并与前章的“先天八卦”方位一致。
在当今,有易学爱好者将河图五行与方位进行另一种解析:
南火等离子体良渚火祭坛核聚变装置东木碳基生命矩阵河姆渡稻作文明基因编辑技术西金金属氢晶格三星堆青铜神树超导材料中土希格斯场二里头宫城遗址粒子对撞机在这里引入一个话题:为什么用东西来表示“东西”,而不用南北来表示“东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应看下河图中东、西、南、北所属的五行之后,我们就是理解了:
在河图中,东代表了“木”,西代表了“金”。而我们目前几乎所有实质并能够接触到的都由木、金两种物质所构成。而南代表的“火”,北代表的“水”,都是不能直接拿在手中的物质,因此东西就是“东西”,而南北就不能是“东西”了。
参悟关键点五:洛书解析
在洛书的数字组合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见5不见10”,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需要先看看洛书的内容:
我们发现,当中的5这个数可以说是“屹立不倒”,同时,5也为中心领导,5也是根本,5的五行属“土”,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也自称“中原、中土、中国”。现在,我们假设中心的“5”不存在,那横向、竖向、对角斜向的四组数,它们的和都是10;如果再把中心的“5”加入到这四组数的计算之中,那无论是横向三组数、竖向三组数,还是斜向的两组数,它们的和都是“15”。
这就是“用五藏十”与“持经达变”高视角解析。
而在五行属性的相生相克之中,我们又发现在洛书中所有的元素都要依附于“土”才能得以发展与转变:
在上面的河图歌诀中,我们知道了
1、6代表水,2、7代表火;
3、8代表木,4、9代表金;
5、10代表土。
在五行中。“金生水”就是洛书中的4这个金在经过5这个土元素,才能转换为6这个水;同样,“木生火”也是洛书是的3木要经过5土,从而转变成7火;2与8的关系相同。
NASA应用河洛之法进行了远古计算,同时配合旅行者号探测器于一个特定轨道上的结论就是:
“4 9 2 ”等于其轨道的偏心率(误差在0.4%之内);“3 5 7” 正好是此时与近日点角距的57°;最后,“8 1 6 ”就直接等同于升交点黄经168°。并且这三个方向数字之和都是“15”,这也是确保了能量最优化配置的一个“巧合”
参悟关键点六:九宫图
由上图,我们发现在九个格子中的九个数字,它们之间依然有着神奇的关系:
比如,如果我们将任意方向的三个数字相加,它们的值都是“15”,这种布局在古时也运用到了城镇规划与建筑之中,并且还蕴含了许多重要的意义。而回到当今时代,西方科学家们用洛书矩阵来优化了星链的轨道;量子计算机也使用河图数理成功破解RSA密码。
【RSA 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由罗纳德・李维斯特、阿迪・萨莫尔和伦纳德・阿德曼三人提出,利用公钥和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如数字签名、密钥交换和电子商务等】
我们终于理解上古华夏民族的先贤们,当他们能绘制出河图、洛书与八卦时。就已经不再只是所谓的“占卜图”,而是封装着宇宙真理的维度转换器。
当我们凝视的屏幕之后再仰望星空,宇宙正以至少6400万组八卦矩阵进行着不断的刷新,而这也正是文明传承的“量子纠缠能量”。
来源:国学.易解霍.寅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