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入殓师,亲手给“未婚妻”遗体化妆,哭到崩溃离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3 07:29 1

摘要:他觉得入殓师这个职业非常神圣,于是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决然地报考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葬专业。

漫漫人生路,感恩一路同行,您的“关注”,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

“这种和死人打交道的工作,给我100万我都不干!”

朋友在看到《入殓师》这部电影时发出感慨,但冯磊的眼里却有了光,他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如愿以偿成为入殓师的冯磊曾给上千位逝者整理遗容,却不敢给自己的未婚妻化妆,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来人间一趟,你的人生我从未参与,但我送你最后一程。”

冯磊在高考前,偶然看到一部名叫《入殓师》的电影,被电影里入殓师的纯粹和高尚震撼。

他觉得入殓师这个职业非常神圣,于是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决然地报考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葬专业。

在学校里,冯磊不仅要学病理学和缝合知识,还要学习殡葬礼仪、祭文等相关课程,甚至还有书法、绘画、雕塑等等。

除了同专业的同学,冯磊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因为大家一听到他学的专业,就立刻离得远远的。

毕业后,冯磊成为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入殓师。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给遗体整理、清洁、化妆,让他们能够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

但每天不止有正常死亡的遗体,偶尔还会有跳楼死亡的、出车祸去世的、甚至被人残忍杀害的。

他以为自己的心已经足够冰冷麻木,直到他亲眼看到未婚妻支离破碎地“躺”在自己熟悉的工作台上,他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那天晚上他本来跟女友约好要一起吃晚饭,但是因为临时任务工作到很晚,没办法赴约。

处理完当时的任务之后,冯磊给女友打电话,但是怎么都打不通,他以为女友睡了,正要收拾东西回家,却被通知有出车祸的逝者临时送过来,需要加班整理。

心烦意乱的冯磊再次换上工作服走入工作间,却看到工作台上那个面目全非的遗体的中指上,戴着一枚熟悉的戒指。

那是冯磊给女友定制的求婚戒指,他不可能认错!冯磊不敢相信自己内心冒出的念头,发了疯一样去找负责人,却拿到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他们两人甜蜜的合照。

负责人拍了拍冯磊的肩膀,让他节哀,说完转身去忙别的事情,只剩下冯磊一个人拿着手机不敢接受这个事实。

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工作间的,看到曾经的可爱女孩如今的惨状,冯磊止不住颤抖。

他强忍心中的悲痛帮女友整理遗容,填充、修复、缝合、化妆……冯磊仔仔细细地进行着每一步,直到那个熟悉的面容重新呈现在眼前,他再也忍不住,跪在地上放声痛哭。

这件事给冯磊造成不小的打击,从那之后,他就辞职换了工作。

直到几年后别人问起,冯磊说:

“已经无限接近永远在一起了,她对于我来说,感觉好像一场梦啊。”

与众不同

像冯磊这样自愿入职的入殓师还有很多,他的学妹李淑萍就是其中一个。

李淑萍出生于1994年,是江苏常州人,她从小就对丧事特别好奇,村里有老人去世,她都要过去看一看。不同于其他小孩的避之不及,她每次都能认真地记下丧事流程和礼仪。

上初中后,她迷上看恐怖片,每天都去影像店里借DVD回家看,每天借三四部,几乎一个暑假就将店里的恐怖片全都看完。

那时她梦想当一名法医,但是奈何门槛太高,她就在网上搜与法医类似的工作,了解到殡葬行业和入殓师这一神圣职业。

高考成绩出来后要填志愿,父母想让她学幼师或者护士。

但是李淑萍在学校发的帮助选专业的书上找到了殡葬专业,偷偷记下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在上交志愿表的前一天,将父母替她选好的志愿改成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等到志愿无法变更后,她才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他们虽然很生气,但也不能再改志愿了,只好教育李淑萍:

“如果要选这个专业你就要坚持,你能坚持的下来,我们肯定会支持你。”

一开始,父母会被很多人问到女儿学的什么专业,他们都含糊其辞搪塞过去了,直到李淑萍快要毕业时,旁人才得知她学的是殡葬专业。

“你学这个不怕吗?你是不是变态啊?还是脑子有什么问题?”

妈妈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对着李淑萍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询问。被阿姨的“直爽”吓到的李淑萍没有生气,只是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是我自己想做这个事情,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觉得这个工作很光荣、很有意义。”

临近毕业,学校组织整个专业的学生去当地的殡仪馆实训,当时的那个逝者是学校的一个学生,坠楼死亡。

逝者全身骨折,脸部受伤也比较严重,入殓师需要先整容,还原面部,之后再还原肢体,最后还要给逝者化妆,直到家属对面容满意。

因为这个逝者年纪比较小,李淑萍感到十分惋惜,她在日记里写道:

“一个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或者是刚刚步入一个很好的年纪,生命就戛然而止,太可惜了。还是要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毕业后,李淑萍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入殓师,她每天6点半就要上班,到单位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核对遗体信息,确认好逝者身份后就开始着手处理。

第一步就是脱掉遗体本身的衣服,给遗体洗澡。整个流程和正常洗澡一样,用的清洁用品也是普通的洗发水和沐浴露。

洗完澡后就需要给遗体穿衣服,因为遗体已经僵硬,所以这一步需要不小的体力,这对瘦小的李淑萍来说稍微有些困难,但入行一段时间后她基本上不需要别人帮忙就能完成。

穿好衣服就开始化妆了。给逝者化妆不像给活人化妆那样复杂,只需要看上去有些气色、自然一点就好,一次化妆大概需要15-20分钟。

遇到一些非正常死亡的逝者,整理遗体就会多一个步骤,就是整容。

伤口部位需要先清洗干净才能进行缝合,有时候一边清洗还会一边出血,李淑萍就会进行反复清洗,直到看到内部组织,这时候根据原来的痕迹进行缝合就好。

遇到部分肢体缺失、无法缝合的情况,还需要先根据家属的要求用材料做出一个假肢再进行缝合。

工作中李淑萍得心应手,几乎每天都要整理七八个遗体,从事入殓师5年,经她手的遗体将近2000具。但生活中的她却因为交际问题而苦恼。

虽然跟李淑萍同龄的年轻人几乎不太在意她的工作,但是他们的父母却很在意,不让自己的孩子跟她来往,不光说她的工作晦气,还会说她这个人很晦气,尤其是做生意的家庭,几乎都离她远远的。

有次节日家庭聚会,爸爸带着李淑萍前去参加,在饭桌上,一个女孩的父亲很不客气地让李淑萍离自己女儿远一点:

“你去那边坐,我女儿怕你!”

像这样的情况,李淑萍在生活中遇到过不少,但这个父亲说的话还是让她心里难受了很久。

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她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子,会宅在家打游戏,也会和朋友出去逛街吃饭。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能对这个行业少些偏见。

与前两位因为“梦想”入职的入殓师不同,吴津娜想从事这个职业是因为亲人的去世。

12岁的一天,吴津娜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却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太对。

妈妈红肿着眼睛还在小声啜泣,爸爸眉头皱着一言不发。她轻手轻脚地来到妈妈面前,询问妈妈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抬起头看到吴津娜的瞬间,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她哽咽着说:“你小姨出了车祸,人当场没了。”

吴津娜感觉自己的呼吸瞬间变得困难,脑子里都是小姨的音容笑貌。小姨生前最疼她,给她买很多衣服和玩具,还教会她不少知识和技能。那样温柔可亲的小姨,怎么会突然离她而去呢?

她踉跄着站起身,想去殡仪馆看看小姨,但是妈妈不让她去,因为车祸去世,小姨已经面目全非,妈妈怕吓到吴津娜。那时候国内还没有兴起入殓师这一职业,所以小姨的遗体就那样直接被火化了。

吴津娜不甘心,她的小姨生前那么爱美,死后却不能体面地离去,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做入殓师,帮助更多像小姨一样的逝者体面地与世界告别。

但她的这个决定毫无意外地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一向乖巧的吴津娜这次却十分倔强,坚持要报考这个专业,父母拗不过她,只好由她而去。

不过此后每次祭祖,妈妈都不让她碰祭祀用的供品,吴津娜心里明白,妈妈这是嫌她晦气。尽管内心因此而难受,也没改变她从事入殓师一行的决心。

当时日本的殡葬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吴津娜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选择去日本进修,这一去就是9年。

在这9年的时间里,吴津娜接触过无数位逝者,但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6岁男孩的母亲。

这位女士生前患上肝癌,在自己家中去世,吴津娜赶到时,小男孩正趴在妈妈的身上哭泣。

因为逝者的腹部有不少积液,需要排出才能进行防腐工作,吴津娜怕这个过程吓到小男孩,就让他先出去回避一下。

男孩转身出门的那一刻,吴津娜突然明白当初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一个陌生人都会选择让孩子回避免得被吓到,更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她一下子就对“没有送小姨最后一程”的遗憾完全释怀。

几分钟后,男孩再次进来,他摸着妈妈的肚子说:

“妈妈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肚子恢复正常,能穿上以前的漂亮裙子。”

吴津娜闻言,又给逝者患上漂亮的长裙。小男孩什么话也没说,对着吴津娜深深鞠了一躬。

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作为入殓师的价值,也坚定了内心的信念。

回国后,吴津娜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她把逝者当成是整装待发的“故人”。因为她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对逝者尊敬的态度,她的“故人沐浴”团队在国内“名声大噪”,而吴津娜也成为中国“故人沐浴”第一人。

结语

其实我国自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每个人都有走向死亡的一天,或早或晚,或体面或狼狈,都会需要有人来帮忙处理后事。

电视剧《非自然死亡》里有句台词:

“我们都会面临死亡,有些人死了,而侥幸活着的我们不应该视死亡为不详。”

入殓师这一行业是神圣的,而从事入殓师这个职业的人跟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普通人,也会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希望大家能对他们少些偏见,多些理解。

来源:小符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