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阿姨的儿子小李,最近心情颇为复杂。母亲一向身体健康,却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出“冠心病”。医生的语气虽不算严肃,但那张病历单上的字眼让小李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周阿姨的儿子小李,最近心情颇为复杂。母亲一向身体健康,却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出“冠心病”。医生的语气虽不算严肃,但那张病历单上的字眼让小李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他立刻带着母亲去了另一家医院,想再求个“权威”的答案。没想到,这一趟却让他们陷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困惑中。
在第二家医院,医生仔细查看了周阿姨的检查报告,听了病史后笑了笑:“其实,她的情况并不严重,没必要过分担心,更不用额外做什么侵入性的检查。”
医生的话让小李一时摸不着头脑,“可是第一家医院说需要再做进一步检查,而且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您这边却说不严重?”
他下意识怀疑,是不是哪家医院出了问题?医生却淡淡地回答:“不是医院的问题,而是你们对冠心病有些误解。”
小李不甘心,带着母亲又跑了几家医院。每次都带着希望而去,却又带着更多的疑虑回来。有的医生倾向于保守治疗,有的则建议进行更多的检查。
面对截然不同的建议,小李很难抉择。他想起母亲平时只是偶尔感到胸闷,连药都没吃过几次,真的需要这样折腾吗?
而母亲看着儿子日夜为这件事忙碌,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我这身体啊,真是越查越觉得有问题。”
这场看似平常的“寻医问诊”,其实揭开了现代医学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常常被误解。冠心病确实是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但它并不是洪水猛兽。
轻症的冠心病患者,完全可以依靠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基础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病情,甚至避免进展。而反复检查和过度治疗,不仅让患者和家属身心俱疲,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您母亲这种情况,其实不需要做那么多额外的检查。”在最后一家医院,老医生耐心地向小李解释,“冠心病分很多种程度,有些是血管轻微硬化引起的,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只需要长期管理;
而真正需要手术的患者,往往是血管狭窄超过一定比例,或者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关键是看病要有针对性,不是做得多就是对的。”
小李听得似懂非懂,忍不住问:“不做检查,怎么知道病情严重不严重呢?”医生笑了笑:“当然要检查,但检查要有目的。比如做冠状动脉CT、负荷试验,这些是为了判断心脏功能和血管健康,而不是一股脑儿什么都查。重复检查不仅浪费,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谈话间,周阿姨也开口了:“我就是觉得胸闷,有时候还挺吓人,难受得很。”医生点点头:“胸闷确实可能是冠心病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别的问题,比如焦虑或者胃食管反流。
医学跟生活一样,不能简单地把所有症状归到一个原因上去。”他给周阿姨开了几种基础药物,并叮嘱她注意饮食和锻炼,“先观察几个月,如果症状有变化,再进一步调整方案。”
回到家后,小李仍对母亲的情况放心不下。他在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甚至加入了几个冠心病患者的交流群。
让他惊讶的是,有不少患者和家属都跟他有类似的经历:一开始被诊断出冠心病时,心急如焚,到处寻医问药,甚至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最后才发现,真正需要的是科学管理和耐心观察。
周阿姨的病情渐渐稳定下来,她的胸闷也因规律的用药和生活习惯的改善而有所缓解。小李这才明白,母亲的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回头想想这段时间的奔波劳累,他颇有感触:“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事情复杂化了。”
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需要手术,也不是每次检查都能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科学的诊断和治疗,重在针对性,而不是重复性。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生活方式才是影响病程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1. Braunwald E. (2023).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Elsevier.2. GBD 2020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 (2022).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isk factors, 1990–2020." *The Lancet.*来源:周小护聊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