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8岁的罗马教皇方济各在接见了万斯后不久,悄然去世。当人们还在碎碎念这件事发生的过程之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呢?
副标题:社会百态21-变局中的机遇与风险,超过了人们对于这位88岁老人家去世的预期影响
(本文共计 24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6 分钟)
88岁的罗马教皇方济各在接见了万斯后不久,悄然去世。当人们还在碎碎念这件事发生的过程之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呢?
简单来说,方济各的离世可以说既是天主教会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全球格局调整的缩影。他去世之后,新教皇的选举结果还会有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将决定教廷能否在保守与进步之间找到平衡,进而影响宗教伦理与国际政治的互动模式。
短期内,世界可能因失去一位具有广泛号召力的道德领袖而面临价值观真空。长期来看,方济各倡导的包容性理念或通过社会运动继续渗透,成为超越宗教界限的全球共识。
教宗牧徽
今天,就让咱们用简单的两千余字,讲述方济各去世对于世界格局带来的连锁式影响。
·首位出生于南美洲的罗马教皇
1936年12月17日,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戈里奥出生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与众多的阿根廷人一样,贝尔戈里奥一家是意大利的移民,但是阿根廷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所以贝尔戈里奥有着一个典型的意大利语姓氏,却起着典型的西班牙语的名字豪尔赫。其实豪尔赫写作Jorge,您如果熟悉的话很快就发现这是英语里George,翻译为乔治。而西班牙语中,J与G两个字母在重读音节中读音为“h”,所以翻译为豪尔赫。
前任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于2013年2月28日因健康问题辞职后,合资格的115位枢机于同年3月12日进行选举秘密会议。经过5轮投票后,枢机团于翌日获出贝尔戈里奥为新任罗马教皇,名号为“方济各”,其实也即是常见的Francesco或者Francisco,通常中文会翻译为“弗朗切斯科”。但是由于教皇的独特属性,最终选择粤语译名“方济各”为其正式中文译名。
之后于同月19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举行的教宗就职仪式后正式成为第266任罗马教皇。其创下多项纪录,包括首位来自美洲、拉丁美洲国家、南半球与耶稣会的教宗,也是继额我略三世后1200年来首位非欧洲出身的教皇。
2025年4月21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45分,总务枢机凯文·若泽·法雷尔宣布,方济各已于当天早上7点35分在圣玛尔大之家逝世,终年88岁。
·道德权威与社会信任度
方济各的离世,意味着不久的将来,罗马教廷会选举出新的教皇,或者也叫作教宗,这一次并未在计划内的更迭将带来何等的影响呢?
首先,在宗教层面,方济各教宗的离世便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方济各任内推动的包容性政策和教廷行政改革,比如特别敏感的接纳LGBTQ+群体、离婚人士以及削减预算、提升透明度的一系列政策,很大可能面临保守派的挑战。未来新教皇的选举将成为保守与改革两派势力较量的关键,若继任者偏向传统立场,可能逆转部分改革成果,加剧教会内部的分裂风险。
其次,方济各在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亲民形象使其成为“草根信徒”的精神象征。他的去世可能削弱这些地区对教廷的向心力,尤其是若新教皇来自欧洲或延续精英化路线,可能引发信徒群体的离心倾向。
·社会议题与全球治理
从一个角度看,于环保与气候变化倡议的延续性方面,方济各是首位将环保纳入核心教义的教皇,其通谕《愿祢受赞颂》深刻影响了全球气候行动。如果选举出来的新教皇若弱化环保议程,可能减缓宗教界对《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的支持力度。
另外一个社会议题便是社会正义运动的推动力变化。方济各对贫困、难民问题的关注使其成为社会边缘群体的代言人。他的离世可能导致相关议题在国际议程中的优先级下降,尤其是若继任者更关注教义纯正性而非社会介入。
去世前一天,方济各还曾接见过万斯
另一个层面,便是源于宗教之间的对话。方济各积极推动与伊斯兰教、犹太教等宗教的对话,其去世可能使跨宗教合作项目陷入停滞,甚至因继任者的立场差异而引发新的文化冲突。
·国际政治格局变动
除宗教层面与社会议题层面,方济各的去世还会深远影响国际格局的整体变动。
方济各任内通过《关于主教任命临时性协议》缓和了中梵矛盾,推动与中国大陆的对话。这是之前的教宗都不曾做到的举动。
然后,方济各以“和平使者”身份介入国际冲突,其离世可能削弱教廷作为中立调解者的角色。若新教皇外交风格保守,教廷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或将收缩。
最可贵的是,方济各作为首位拉美教皇,他的去世可能影响该地区天主教国家对教廷的政策响应,尤其是涉及社会平等、移民权益等议题时,拉美国家与教廷的互动或被迫趋于疏离。
·梵蒂冈的压力
前面三个维度都是在领域方面看到的方济各去世的影响,咱们接下来看看他的离世从时间角度上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
教皇葬礼和选举期间,罗马将面临大规模人群聚集的安全管理挑战,尤其是在2025年天主教禧年背景下,活动协调难度倍增。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所谓的天主教禧年的含义,其为每25年一次的重要宗教庆典,上一次为2000年,这一次恰好在2025年。
2021年时期的教宗方济各
担任教宗的这十二年时间,方济各的谦逊形象和进步主张使其超越宗教界限,成为全球公众人物。他的去世可能激发跨文化、跨信仰的集体哀悼,短期内强化“人道主义”价值观的舆论声浪。
如果综合来讲,短期内的最大影响无非是给到了罗马以及梵蒂冈极大的压力,这一层压力既来自教宗去世本身,也来自于整个社会赋予的舆论。
·长期历史遗产的流失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方济各的去世标志着“贝尔戈里奥时代”的终结,但其改革遗产可能通过制度性变革得以延续。例如,方济各担任教宗期间,简化教廷礼仪、推动女性参与教会事务。
又比如,他修订的《教皇葬礼礼仪》要求简化仪式,强调信仰而非权力象征,这一理念或成为未来教廷改革的参照。
如果一个人在拥有极高权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约束自己的权力”,那么对于这个世界来讲,这个人的存在便是恰如其分的。所以,方济各离世后,罗马教廷会选出的下一任教宗将会是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省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