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睿本来是一个不错的球员,打球有激情,防守也很给力,就是性格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12:34 2

摘要:赵睿的故事挺让人感慨的。这小伙子刚出道那会儿,球场上那股子冲劲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防守时跟牛皮糖似的贴着对手,进攻端又能用爆发力撕开防线。广东队当初是真把他当未来核心培养的,青训体系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苗子,眼看着再过两年就能接棒老将,拿顶薪合同几乎板上钉钉的事。

赵睿的故事挺让人感慨的。 这小伙子刚出道那会儿,球场上那股子冲劲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防守时跟牛皮糖似的贴着对手,进攻端又能用爆发力撕开防线。 广东队当初是真把他当未来核心培养的,青训体系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苗子,眼看着再过两年就能接棒老将,拿顶薪合同几乎板上钉钉的事。

可这小子偏偏跟俱乐部杠上了。 年轻人血气方刚能理解,但跟培养自己七八年的母队闹到撕破脸皮,这事儿在讲究人情世故的体育圈确实犯了大忌。 现在回头看看,篮协出面促成的三方交易倒是救了急——广东换来周琦补强内线,新疆补上后卫短板,赵睿也如愿拿到大合同。 可这看似三赢的局面,真运作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先说周琦这边,虽然去年在广东队也没少被诟病,但人家好歹实打实打了三十多场,关键场次还能贡献两双数据。 反观赵睿到了新疆,第一年说是腰伤反复,整个赛季就打了十来场。 第二年更离谱,打着打着就说旧伤复发,两千多万的合同扔出去,换来的出勤率连三成都不到。 最让俱乐部窝火的是,每次伤情报告都模棱两可,球迷眼看着他在社交媒体上晒训练视频,一到比赛日就坐冷板凳。

现在这局面真够尴尬的。 拿着联盟前五的后卫年薪,场上贡献却排不进前二十。 别的球员拿顶薪是当驴使,他倒好,成了供在更衣室里的菩萨。 新疆队现在想甩包袱都难,六百多万的年薪哪个队接得起? 更别说还背着"难管理"的名声。 有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休赛期不是没球队问过价,但一听说要匹配现有合同,对方立马就挂电话。

要说广东队现在肯定在暗自庆幸。 队里胡明轩和徐杰这对后场组合,虽然个人能力比不上巅峰期的赵睿,但胜在踏实肯干。 胡明轩去年场均15分4助攻,防守效率还能排进联盟前十;徐杰更不用说,180出头的身高硬是能抢下场均5个篮板。 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年轻人合同加起来,还没赵睿一个人的年薪高。

其实职业体育圈这种事不少见,但像赵睿这样断崖式下滑的确实少见。 有圈内教练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心态上。 当初闹转会时太急于求成,真拿到大合同反而失去了目标。 现在看他社交媒体,训练视频倒是拍得勤快,可细心的球迷发现,那些所谓的高强度训练,连最基本的出汗量都达不到。

现在最愁的应该是新疆队管理层。 按CBA现行规则,顶薪球员交易必须本人同意,这就把路彻底堵死了。 要是直接买断,按照合同规定得照付剩余薪水,这冤大头当得实在憋屈。 有消息说俱乐部最近在联系运动医学专家,想从医疗角度找突破口,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死马当活马医。

至于赵睿本人,最近开始频繁出现在直播平台。 虽说现在转型当网红不算新鲜事,但篮球运动员吃这碗饭的还真没几个成功的。 前阵子他在直播间里带货蛋白粉,观看人数还没破万,评论区倒是刷满了"诈伤哥""躺赚王"之类的调侃。 要说彻底退役吧,94年出生的球员其实还在当打之年,可要再这么耗下去,别说职业生涯,连商业价值都要败光了。

这事给年轻球员也算敲了警钟。 职业体育终究是生意场,但做人做事的分寸把握不好,再好的天赋也经不起折腾。 广东队当年能捧出易建联这样的标杆人物,靠的不仅是训练体系,更是整个俱乐部的情商管理。 现在回头看赵睿的选择,到底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被短期利益蒙了眼,真值得后来者好好琢磨。

来源:篮坛风云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