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学期被告知不允许使用自愿购买的教辅资料,学校也没发统一练习册,孩子回家写什么作业?”近日,一位都江堰市初二学生家长通过信访渠道反映了这一问题。这并非个例,自9月初以来,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郫都区、锦江区、天府新区、温江区等多个区域的中小学生家长纷纷在问
“新学期被告知不允许使用自愿购买的教辅资料,学校也没发统一练习册,孩子回家写什么作业?”近日,一位都江堰市初二学生家长通过信访渠道反映了这一问题。这并非个例,自9月初以来,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郫都区、锦江区、天府新区、温江区等多个区域的中小学生家长纷纷在问政平台表达了类似困惑。
往日开学即发放的教辅练习册为何这学期“缺席”?家长们的担忧如何化解?如何落实“把学习交给学校,把陪伴留给家庭”?
最新回应
省教育厅目录中尚未包含该年级教辅材料
“本学期,初二使用义务教育新教材原因,因此目前省教育厅的目录中没有这个年级的教辅材料。”都江堰市教育局在回复家长时解释道。
原来,根据四川省教育厅今年7月发布的《四川省2025—2026学年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目录》(以下简称《教辅目录》),按照《教育部教材局关于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新修订教材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2022年版新课标修订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陆续投入使用。
去年秋季,成都市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所有学科启用新教材;今年9月,更新范围扩大至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到明年,义务教育所有年级将全面使用新教材。
教材更新速度影响了教辅配套进度。面对这一过渡期,四川省教育厅在《教辅目录》中明确规定:在四川省组织新教材配套教辅材料评议前,义务教育新教材配套教辅材料由学生和家长根据需要自行购买使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有关规定,不得违规推荐、统一征订或代购。
也就是说,使用新教材的小学一、二、三年级以及初中一、二年级,需要等待配套教辅材料通过评议后才能由学校统一推荐或代购。
家长疑惑
“空窗期”如何更好学习
“没有统一练习册,孩子学习效果会不会打折扣?”“每个学生用的教辅不一样,老师如何讲解?”家长们的疑问背后,是对孩子学业表现的深切关切。
面对这一过渡期安排,教育部门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都江堰市教育局在回应中建议:“家长和学生可自愿在市场购买教辅资料供学生使用,如有不懂的题目,可带入学校请教老师。”
此外,学校被鼓励采取多元化方式布置课后作业:“学校可以结合实际采取布置小组作业、实践类作业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课后练习。”
各学校如何布置作业
事实上,这次“练习册缺席”,反而成了一个教学方式转型的契机。在新学期开启之际,市教育局也提出:把学习交给学校,学校会用专业与责任托举孩子的知识成长,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要深入落实“小学作业不回家”,课后服务时段应优先安排学生作业托管,做到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新学期,不少学校已经开始行动,让作业不再是传统的纸笔练习,而是变得更多元、更贴近生活。
在作业形式上,向多元实践转变。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推出观察记录、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新型作业,将语文学习与自然节气观察结合,让数学知识融入社区空间测量,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
泡桐树小学
在作业设计上,学生量力而选。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附属学校推行“分层+弹性”套餐,如英语等学科设计“基础巩固+阅读拓展”套餐,实现因材施教;蒲江县北街小学提出,教师布置作业前试做,评估作业时长与难度;成都东部新区玉成学校设“当日作业公示栏”,科任教师协同调节作业量。
在作业批改上,课后服务时段成为主阵地。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附属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段进行个性化答疑辅导,做到疑问不过夜,知识当堂清,为家长彻底“松绑”。
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附属学校
在评价方式上,更注重过程关注。泡桐树小学通过成长档案、作品展示、实践报告等方式,记录并肯定学生在完成特色作业过程中的努力、进步与独特闪光点。
对此,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表示支持,认为让孩子自由地阅读和玩耍,就是最好的成长。
这一系列探索正让作业从传统的“课后负担”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学期,各学校正尝试把“学习”交给学校,把“陪伴”留给家庭,作业成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这段过渡期,或许正是教育转型的一个新起点。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宋妍妍 图源 网站截图、各学校 编辑 曾雪柔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