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的杭州EFC写字楼,27层的玻璃窗透出刺眼的白光。两个满眼血丝的年轻人正在为分成比例撕破脸:“这单必须我七你三!”摔文件的声音惊动了整层楼的加班族。这场景让我想起2015年我和我的第一位贵人老张在北京永丰产业基地二次创业时,当年老张也曾这样锱铢必较,直
凌晨三点的杭州EFC写字楼,27层的玻璃窗透出刺眼的白光。两个满眼血丝的年轻人正在为分成比例撕破脸:“这单必须我七你三!”摔文件的声音惊动了整层楼的加班族。这场景让我想起2015年我和我的第一位贵人老张在北京永丰产业基地二次创业时,当年老张也曾这样锱铢必较,直到遇见改变我商业认知的老周。
那年夏天,我们的北斗应用项目首次月利润突破180万。正当我盘算着怎么压缩运营成本时,做物流起家的老周却把刚谈成的300万订单,当场分给三个合作伙伴各20%。“土豆啊,钱是活水,不是存折。”他弹着烟灰说的话,三个月后竟让这个项目滚成了2700万的超级蛋糕。
致命的“切肉思维”
城中村“好味来”快餐店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老板老张每天四点摸黑去海吉星市场杀价,却把厨师老王的工资卡在6500整整五年。去年冬至那天,老王带着秘制卤水配方自立门户,现在老张的店铺流水已经腰斩。
这种算计思维藏着三把割自己动脉的刀:
1、每场谈判都变成菜市场扯皮,客户下单前要派三个会计核价;
2、核心员工永远在更新简历,培养个店长就被隔壁挖走;
3、老板自己累成狗,公司离了创始人连厕纸都买不对。
神奇的“发面哲学”
2019年接触每日优鲜某区域合伙人时,他办公室挂着“帮100个兄弟买首套房”的书法。当时平台月流水刚过500万,他敢把70%毛利分给社区团长。结果第二年爆发疫情,那些拿过分红的团长拼死保供应,硬是把区域业绩冲到1.2亿,他自己年终奖反而多了8倍。
这种做蛋糕思维会产生恐怖的能量裂变:
1、优质资源像闻到血腥的鲨鱼般聚集;
2、每个参与者都变成自驱动的核反应堆;
3、规模上来后边际成本像雪崩式下降。
让钱生钱的黄金配方
真正的高手都懂“三七魔术”:用三成眼前肉换七成未来席。温州直播基地林总的玩法堪称教科书:
头部主播流水分成多加15%;
供应链采购利润共享20%;
运营团队超额部分对半劈。
这套组合拳两年孵化出7个千万级网红,基地估值从3000万疯涨到8亿。去年双十一,有个主播单场带货破亿,林总当夜给团队发玛莎拉蒂当奖金。
商业模式的升维打击
当传统老板还在为51%控股权扯皮时,新派企业家早玩起了“生态雨林”游戏。大疆当年开放飞控系统,允许所有厂商免费使用,条件是每台设备接入云端系统。这个“傻决定”催生出整个无人机产业链,现在大疆吃着行业70%的蛋糕,光数据服务就年入20亿。
实战三步炼金术
1、设计“保底+对赌”机制:就像合肥政府押注蔚来,亏了认栽,赚了分红;
2、搭建动态股权池:学华为虚拟股,让贡献值决定分红权;
3、把敌人变盟友:参考美团收编摩拜,化竞对为手足。
去年萧山服装厂吴老板把设计部独立成合伙公司时,同行都笑他脑子进水。结果这群90后设计师搞出三个国潮品牌,带火整个代工业务。最近刚拿下红杉2亿投资,原来的车间现在变成网红打卡地。
站在钱塘江边看潮起潮落,我常想起老周的话“生意场最吊诡的真理,就是越想独占金子的人,最后只能抱着金砖溺亡。而那些敢把金矿地图公开的人,反而能建成整座黄金之城。”当你的合作伙伴个个年入百万时,你账户里的数字,早就在某个清晨悄悄突破九位数。
来源:轩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