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3月底对记者表示,他已经撤销了约300人的签证,其中包括部分学生签证。随后又有消息称,加利福尼亚州的多所大学和哈佛大学都出现了学生签证被撤销的情况。尽管事态正在迅速发展,但美国移民部门至今仍未公开给出清晰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学生的赴美留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3月底对记者表示,他已经撤销了约300人的签证,其中包括部分学生签证。随后又有消息称,加利福尼亚州的多所大学和哈佛大学都出现了学生签证被撤销的情况。尽管事态正在迅速发展,但美国移民部门至今仍未公开给出清晰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学生的赴美留学计划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被锁定的学生是谁?
据称,一些被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盯上的学生曾参与声援巴勒斯坦的活动。其中,第一批被美国移民部门执法人员拘捕的人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巴勒斯坦裔研究生马哈茂德·哈利勒,他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
另一名被捕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是来自韩国的本科生郑允瑞,她自7岁起就居住在美国。虽然也被拘捕,但她似乎并非主要组织者。值得注意的是,同哈利勒一样,郑允瑞也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但如今两人都面临绿卡被撤销的程序。
同时,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显示身穿便衣的执法人员在街上逮捕了美国塔夫茨大学一位名叫鲁梅伊莎·厄兹蒂尔克的土耳其籍博士生。厄兹蒂尔克持有学生签证,曾在校报上与人联名发表文章支持巴勒斯坦。目前,她仍被拘留中。
只要低调就没事?
在谈到撤销学生签证的理由时,鲁比奥称:“让那些来到校园搞破坏的学生进入美国,简直是太疯狂了。我们每天都在寻找这些捣乱的疯子。”鲁比奥已指示驻外的美国使馆及领事馆官员,对学生签证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检查是否存在批评美国的言论。
有观点认为,对于那些努力学习的普通国际学生而言,赴美留学可能并不需要过分担心。或许他们可以像往常一样生活,只要专注于棘手的考试,而不必担心移民官员上门。
但问题在于,美国政府未言明的信息或许更耐人寻味。鲁比奥高调宣扬自己在驱逐“疯子”中所发挥的作用时,并未承诺那些遵纪守法、不扰乱校园秩序的学生会始终受到欢迎。这种遗漏可能是蓄意为之。即便是曾经助力硅谷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人才的签证,未来的供应也可能收紧。
虽然在美国的外国人享有“言论自由”,但入境或居留签证更像是一种特许权。移民法赋予国务院(鲁比奥所主管的部门)广泛的裁量权,可撤销任何被视为威胁者的签证。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法庭文件、律师声明及全美各大学公告显示,特朗普政府已取消了至少88所高校的529名学生、教职员工和研究人员的签证,作为其大规模驱逐行动的一部分。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当地时间4月11日,四位分别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中国学生对美国国土安全部及其下属的移民执法机构提起了诉讼。
负责此案的德恒律师事务所硅谷办公室负责人朱可亮团队在当地时间15日下午向加州地区法院提交了希望中止全美范围内上述签证撤销的“临时禁止令”申请动议,并随后接受了澎湃新闻的独家采访,详细介绍了该起诉讼的来龙去脉及其背景。
提供证词留学生的中国籍比例超9成
朱可亮介绍,4月7日,有移民律师联系了他,提到有一些留学生的签证被无故取消。随着更多案例的出现和对情况的进一步了解,朱可亮及其团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法律行动来应对。随后,他们迅速联系了一些受影响的学生,选定了四位原告代表,并于11日完成了诉状的准备,向加州联邦法院递交了立案申请。
朱可亮介绍,此次诉讼代表的是四位来自美国四所不同大学的原告,但事件的影响波及面非常广,可能会影响到成百上千名留学生,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国留学生。
“由于单个留学生打官司存在来不及、负担不起或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到一个覆盖全国的禁止令。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向法院证明该问题对全美范围内的留学生都有影响,从而促使法官发布不仅限于这四位原告而是针对所有受影响留学生的禁令。”朱可亮说。
过去几天,朱可亮团队收集了美国媒体对学生签证被取消的新闻报道,从中筛选出可靠的信源整理后提交给法院。同时,他们在留学生群体中发起了号召,邀请受到相同影响的学生提供书面证词。仅上周末,就收到了大约五六十名国际学生的信息,其中有36位提供了书面证词,涵盖了美国各地30所不同的大学。在这36份证词中,约有30份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其余来自伊朗、印度等地,表明此问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涉及整个在美留学生群体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留学生的比例不合理地高,超过90%。尽管印度留学生在美国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甚至超过了中国留学生,但在实际接触到的签证被取消案例中,受影响的学生绝大多数为中国留学生,只有1份收到的书面证词是印度学生的。”朱可亮说。
朱可亮分析认为,这种情况表明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可能具有特定的政治动机,旨在制造一种恐惧氛围,迫使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
“我接到过一个电话,有一个纽约的中国留学生说自从收到通知以后,他已经在公寓里待了一周多都不敢出门,因为他怕出门就会被美国官员给递解出去。”朱可亮说。
另一位学建筑设计的原告因为失去了学生签证身份,面临无法在下个月如期毕业的严重问题。
历史上,美国从未发生过如此大规模地取消学生签证的情况。最相近的两次情况是1979年的伊朗人质危机和“9·11”事件后,美国曾出现过对留学生的大规模调查。但即便是当时,美国政府也没有采取直接取消学生签证的做法,而是给予了学生解释的机会。但朱可亮指出此次事件缺乏提前通知与解释机会,违背了美国宪法规定的正当程序原则(due process)。
学签被撤销原因缺乏标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留学生的签证被取消?根据现有信息,取消的原因多种多样,似乎缺乏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
此前,特朗普政府曾表示要依据某些法律理由取消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学生签证。据《纽约时报》报道,约有300多名学生因此受到影响。然而,在朱可亮接触到的案例中,似乎与此无关,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并不关心此类政治议题,且美国政府并未明确说明取消签证的具体理由。从现有的原告情况来看,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显示出执法过程中的不精确性与不合规范。
“即使是非常轻微的违法行为,如超速驾驶或酒驾,也可能成为签证被撤销的理由。有些案例中,学生曾有过被逮捕但未被定罪的记录,还有学生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记录。”朱可亮说。“在提交书面证词的30多名学生中,专业分布广泛,有学多媒体、音乐、电影、政治学的,什么都有。”
目前,朱可亮的法律团队正全力以赴准备案件材料。“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依然保持乐观态度。毕竟,司法往往是维护基本价值观的最后一道防线,特别是在面对行政权力滥用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这也彰显出美国司法制度在保障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竭尽全力,期待司法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朱可亮说。
此次留学生签证大范围被撤销或许并非孤立事件。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贸易战全美开打后,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际已经扩散至其他多个领域。彼时起,中国学生赴美难度增加已初见端倪。
2020年7月,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宣布暂停发放网课学生的签证。同年特朗普发布了一项名为《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行政命令,即所谓“10043号行政令”。该行政令取消了1000多名中国理工科研究生的签证,宣称是为了防范技术转移风险。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后不久,曾有部分美国议员提出议案试图阻止中国学生获得留学签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不仅针对留学生,还对许多大学及律所施加了压力。截至2023-24学年,中国学生在美人数仍达27.7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是美国高校经费和人才的重要来源。尽管近年来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中国依然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许多专家都指出,在当前中美关系复杂演化的背景下,若将中国留学生普遍与“国家安全风险”联系起来,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原则及其全球吸引力构成长期挑战。
来源:职场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