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为何没对哥哥斩草除根?下不去手还是不敢?6个原因说明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4-12-15 07:21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关注支持原创。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关注支持原创。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四更时分,明代宗朱祁钰强撑着病体走下龙床。

忽然,宫中传出了钟鼓齐鸣的奏乐声,迅速传遍了皇宫的每个角落。

不明真相的明代宗听到钟声后,询问贴身太监:“怎么回事?这是于谦吗?”

贴身太监垂手侍立恭敬地回道:“陛下,不是于谦,是太上皇!”

本打算起身去上朝的朱祁钰愣了一下,自言自语:“哥哥做皇帝,好,好,好!”

然后,重新躺在了龙床上面墙而睡。既然无力回天,何必苦苦留恋呢!

面对哥哥朱祁镇复位的事实,朱祁钰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只能用睡觉来逃避现实。

朱祁钰的心理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中沉沉睡去。

接下来的一系列打击,彻底击溃了朱祁钰生还的希望。‌

正月二十一,朱祁镇下令废除“景泰”年号改元“天顺”。

天顺元年二月初一,朱祁钰被废除帝号降为郕王,搬出乾清宫后被软禁在西内永安宫。

对于朱祁钰而言,一切都仿佛重新回到了原点,只不过等待他的却是人生的终点。

二月十九日,身体有所好转的朱祁钰突然薨逝于永安宫,享年30岁。

当日,朱祁镇下诏赐谥号为“郕戾王”,译为“行为乖张,罪恶滔天”。

后以亲王之礼葬于玉泉山北麓金山口,即西山景泰陵。

朱祁镇的这番操作毫不拖泥带水,八年的囚禁生涯,似乎只等这一天降临。

从“夺门之变”到朱祁钰病逝前后仅有32天,行动之快,令人咋舌!

反观朱祁钰自土木堡之变后登基,到景泰八年沦为阶下囚,有很多机会除掉朱祁镇。

他为什么没有对哥哥斩草除根呢?背后的原因既复杂又耐人寻味。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宣德三年生于北京,母亲吴氏出身宫女地位较低。

吴氏诞下皇子朱祁钰同一年,母凭子贵被进封为贤妃。

但她只是明宣宗众多妃子之一,除了安享荣华富贵之外,并没有得到皇帝的特殊宠爱。

早在朱祁钰出生的前一年,哥哥朱祁镇已经被册立为太子,奠定了牢固的储君地位。

宣德十年,七岁的朱祁钰才被册封为郕王,继而开始享受明朝亲王待遇。

如果没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朱祁钰穷其一生都没有做皇帝的资格。

朱祁镇的生母是孙贵妃,她也是明宣宗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史书上关于孙贵妃的记载争议颇多,一种说法认为她是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孙贵妃比朱瞻基小3岁,永乐八年10岁时入宫,长相出众、才学渊博深受宠爱。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孙贵妃和吴贤妃出身一样,都曾是朱瞻基的贴身侍女。

不管哪种说法更准确,反正孙氏生下了朱瞻基长子朱祁镇,即“大明战神”明英宗。

宣德三年,明宣宗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收回了她的皇后册表。

胡善祥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先后生育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两个女儿。

在立嫡立长的封建皇室家庭,没有生育男丁就是最大的原罪。

当然,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孙贵妃急于上位,从中挑拨离间才致使胡善祥被废黜。

胡善祥也成为了明朝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后,后来退居长安宫烧香礼佛,42岁去世。

胡皇后的下场尚且如此,朱祁钰的母亲吴贤妃自然也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这也导致朱祁钰和朱祁镇虽名为兄弟,实则二人之间的地位相去甚远。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发动了第四次北伐之战。

明军行至土木堡时与也先部队交战,因指挥过于混乱遭到了瓦剌军队夹击。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也先乘胜追击直扑大明都城北平。

在紧要关头,孙太后为了稳固大明国本,联合兵部侍郎于谦将朱祁钰推上皇位。

在接下来的北京保卫战中,英武果敢的朱祁钰誓与城池共存亡。

为击退兵临城下的瓦剌大军,明代宗重用名将于谦、石亨等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此举,不仅稳固了北平防线,同时保住了大明王朝的江山。

这一时期的朱祁钰表现出了明君风范,保境安民、励精图治,使明朝重新回到了正轨。

一时间明代宗朱祁钰成为了拯救大明江山的救世主,很多人都将他视作皇帝的不二人选。

人们似乎忘记了明代宗只是朱祁镇的替代品,转而对他前呼后拥、顶礼膜拜。

明英宗的母亲孙太后,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彼时的她只希望儿子能活着回来。

景泰元年,得知明朝另立新君的也先,认为明英宗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与此同时以于谦为代表的百官,一再恳请朱祁钰接回远在瓦剌的太上皇朱祁镇。

朱祁钰几番推脱之后,在无奈之下终于点头答应了这个请求。

明朝派遣礼部左侍郎杨善带着重礼,前往瓦剌找也先赎人。

一番唇枪舌剑后,没花一分钱、没割一寸地,将滞留瓦剌一年的明英宗接回北平。

刚尝到皇帝滋味的朱祁钰,在哥哥被接回来之后,开始变得焦虑、恐惧、患得患失……

很多思想比较正统的明朝大臣,在朱祁镇回来之后,便开始谋划让代宗还政于英宗。

朱祁钰几乎每天都活在惶恐之中,生怕一觉醒来大明王朝就变天了。

为了保住得之不易的皇位,朱祁钰想出了一条妙计,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做太子。

朱祁钰深知自哥哥回来之后,宫里就已经变得危机四伏,所以他必须小心谨慎。

为了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他曾多次试探身边人。

有一次,他询问太监金英:“太子的生日快到了吧?是不是二月二十日?”

金英耿直地回禀:“皇上,您记错了,应该是正统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日。”

朱祁钰听后失望地摇摇头,他太想摆脱哥哥的阴影了,以至于急不可耐的要废太子。

恰巧当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朱祁钰废太子的想法提前了。

当时,广西思明土州知府黄夌,想让儿子黄钧承袭知府官爵。

但黄夌的哥哥黄矰气不过,指使其子率人诛灭了黄夌父子。

黄夌府上的家仆趁乱逃走远赴宪司告状,总兵官武毅决定发病征讨黄矰。

黄矰畏惧武毅,遂派遣千户袁洪去北平上疏,请求明代宗废太子朱见深。

实则黄矰就是一个投机分子,他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明代宗的庇护。

明代宗在得到外臣的支持后决定借坡下驴,立朱见济为太子。

而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扶朱祁钰登基时,孙太后和于谦等人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让朱见深继续做太子。

这样等朱祁钰百年之后,大明江山就会重回朱祁镇一脉。

为了让朱见济做太子继而保住自己的皇位,朱祁钰废黜了替朱见深说话的汪皇后。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景泰四年刚做了一年太子的朱见济就去世了。

关于朱见济的死因可谓众说纷纭,《明史》记载他是因为患病夭折。

朱见济是否夭折而亡还有待考证,腹黑者认为他的死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阴谋。

朱祁钰为了皇位和权力,不惜害得自己家破人亡,也算是一个可怜人!

自此之后,他的健康状态一天不如一太天,整日都是一副病恹恹的模样。

(3)多方掣肘,障碍重重

朱祁钰在登上皇位之后,马上册封自己的生亲吴贤妃为皇太后。

但当时统御后宫的仍是孙太后,她是宣宗第二任皇后,也是明英宗时期的第一皇太后。

此外,孙太后在朝廷中的势力盘根错节,朱祁钰稍不留神估计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另外,朱祁钰表面上是皇帝,实则就是一个监国而已,缺乏皇帝的威严。

于谦等朝中重臣对朱祁钰的皇权也要一定的挟制作用。

所以,朱祁钰虽算不上光杆皇上,恐怕也兴不起太大的风浪。

自景泰三年之后,朱祁钰逐渐适应了皇帝的生活起居。

除了汪皇后和杭皇后之外,他先后召唐皇贵妃、李贤妃和李惜儿入宫。‌

值得一提的是,景泰七年朱祁钰还特地下召命歌妓李惜儿进宫。

自此之后,朱祁钰开始沉湎于酒色,继而导致身体逐渐衰弱‌。

当然,他逐渐堕落并放纵自己,实则也是对自己身为皇上但没有实权的一种控诉。

而这也导致朱祁钰的身体逐渐被掏空,他长期服用炼制丹药“定心丸”致中毒加深。

朱祁钰早已自酒色和丹药的作用下迷失了自我,雄心壮志也随着醉生梦死而烟消云散。

在精神颓废和药物麻痹的双重作用下,他就像一个行尸走肉一般,甚至都无法上朝理政。

朱祁钰根本顾不上囚禁在南宫的哥哥,或者说他自认为朱祁镇这辈子会老死于南宫。

很多人认为朱祁钰之所以没有除掉哥哥,是因为二人仅相差一岁、小时感情很好。

实则,在面对皇权的诱惑时父子都能兵戎相见,更何况是同胞兄弟呢!

说白了就是朱祁钰性格中的懦弱和心软,致使他迟迟下不了除掉朱祁镇的决心。

爱子朱见济的早夭,对于郁郁不得志的朱祁钰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朱祁钰本以为立朱见济为太子,他们父子就可以永享权力带来的快感。

当九岁的朱见济去世时,老父亲朱祁钰的精神再度遭受重创,致使他无心争权夺利了。

客观地说,朱祁钰让儿子做太子,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他因为操之过急而弄巧成拙,无异于自掘坟墓

唯一的希望都已经破灭了,哪还有心思去除掉哥哥朱祁镇呢!

【阅毕须知】图片皆源自公开之网站与平台,若有侵权之嫌,一经告知,即行删除。创作不易不得原封不动地将其挪用于商业途径。

来源:漫谈史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