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美东时间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消息称,由于中方对美关税反制,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自4月2日起,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被一路加征。从10%到20%再到54%,又升至104%、125%、254%。关税层层加码,美方缘
自美东时间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消息称,由于中方对美关税反制,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自4月2日起,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被一路加征。从10%到20%再到54%,又升至104%、125%、254%。关税层层加码,美方缘何挑起关税战?面对畸高关税,中国连续反制。打出哪些“组合拳”?风暴中,中国出口企业又该如何自保与突围?“育见新闻”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
育见新闻:美方明知发起关税战可能带来反噬等后果,为何还执意为之?
屠新泉:特朗普一方面有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执念,他认为美国制造业相对衰落危害国家安全,且坚信加征关税能助力美国制造业重新发展。另一方面,他存在妄念,觉得美国强大,加征关税后其他国家会向美国投降并答应其所有条件。
育见新闻:4月11日,美方将关税加到125%后又豁免手机、电脑等20多种商品,原因是什么?
屠新泉:美国制造业回流或重振是复杂过程,国内生产能力难以满足需求。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大幅提高,尤其消费电子产品,美国消费者难以承受。同时,中方坚决反制的态度出乎特朗普意料,所以美方主动降低对中国高度依赖商品的关税,以平息国内通胀担忧和消费者不满。
育见新闻:关税升至125%,中方称若美方继续加征关税将 “不予理会”,这意味着什么?
屠新泉:可以理解为这种史上“罕见的高关税”已使美国商品按商业条件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继续加征关税没有实际意义,只是数字游戏。“不予理会” 指中方不再跟随美方继续加征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但如果美方采取其他伤害中国出口产品的措施,中方仍会采取新的反制手段。
育见新闻:中国之前的反制措施中对稀土出口管制和 WTO 诉讼为何是关键策略,有何影响?
屠新泉:中国坚定支持WTO多边贸易体制,美方挑起关税战严重违反WTO规则,向WTO诉讼是为证明美方做法错误,虽WTO争端解决机制无强制约束力,但这是争取正义声音的必要举措。美国对中国一些关键矿物依赖度高,稀土对高科技和军工产品至关重要且中国是最大出口国并掌握精炼技术,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可从上游遏制美方下游产业发展。
育见新闻:中国之前的反制措施中对稀土出口管制和 WTO 诉讼为何是关键策略,有何影响?
屠新泉:有这种可能性。与中国脱钩是美国相当一部分政界人士的共识,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动相关政策,虽受现实经济约束,但此次加征高额关税使中美货物贸易趋近清零,是脱钩的一大步。不过中美在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人员流动等方面仍有联系,货物贸易脱钩也会影响这些领域,后续需继续观察美国政府态度。
屠新泉:若高关税持续,中美货物贸易基本清零。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每年对美国 5200 多亿美元的出口规模消失,相关企业和产业会遭受较大冲击。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一定空间来消化出口减少的影响,不过短期内冲击明显。
育见新闻:贸易战长期化会加速全球产业链区域化重组吗?
屠新泉:会的。若中美贸易彻底脱钩,加上美国对其他国家提高关税,必然导致全球贸易流、供应链和产业链调整。中美产业联系将大幅缩减,中国产业会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全球产业链最终会形成新的平衡。但美国对国际市场需求巨大,中国产业链也可通过与他国合作间接向美国出口,中美完全脱钩不现实。
育见新闻: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哪些,依赖度如何?
屠新泉: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两大类,一类是原材料大宗商品、农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另一类是高精尖制成品、工业品,像汽车、飞机、芯片、药品、医疗器械等。部分产品对美国依赖度较高,如 AI 计算芯片,但也存在产业链合作,生产制造可能不在美国。像大飞机等商品,虽目前从美国进口较多,但并非完全没有替代,总体从美国进口商品的可替代性较高,不过部分商品寻找替代需要时间。
育见新闻:中国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达70%,还有扩大潜力吗,如何扩大?
屠新泉:内需有扩大潜力。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中国经济过去对投资依赖度较高,最终消费占 GDP 比重相对较低,与很多国家相比有差距。过度依赖投资易导致产能过剩,所以要扩大内需,需重视消费需求。目前各级政府正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育见新闻:贸易战对普通公众有何影响,中美双方公众应做哪些准备?
屠新泉:美国消费者受冲击更大,中国出口的消费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是美国消费者生活必需,美方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价格大幅提高的局面。而中国消费者整体对美国商品依赖度低,从美国进口多为大宗商品或零部件,最终消费品量小,受到中美贸易战直接影响较小。美国消费者出现抢购消费电子产品等现象,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购物方面受贸易战影响不大。从生产者角度,中国对美出口受限,相关企业及员工收入面临风险。
育见新闻:理想的中美经贸关系应是怎样的,如何在竞争中找到新平衡点?
屠新泉:中国政府发布的中美经贸关系白皮书表明,中美经贸关系总体平衡,双方都从中获益。但美方存在错误认知,将中美关系视为零和博弈。未来中美双方若能在平等协商谈判的立场上,可找到更多拓展经贸关系的方法和路径,例如扩大中国对美国制造业的投资,既能解决美国部分关切,又能促进中美经贸关系更好互动交流。
附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EMrWU9q8ddQFHduasPOEA?poc_token=HNsPAWijFjwmdn5KG4CR1z4a_6ANQ7yaBkw7IQxh&scene=25&sessionid=1196249681#wechat_redirec
来源:清清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