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数字引擎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11:25 2

摘要: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部署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有力支撑守牢“两条底线”、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部署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有力支撑守牢“两条底线”、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4月8日,工作人员给试验品种挂秧。新华社发(吴潇莹 摄)

夯基建强底座,筑牢数字发展根基。近年来,随着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打破了信息壁垒,这使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情分析等数据资源能够实时精准触达农户,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装上了“智能芯片”。同时,完善的数字基建也为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公共服务下乡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这一目标旨在彻底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这需要通过加快农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数字网络,让农村真正接入数字经济的“高速路”。

兴科技促转型,激活农业生产动能。从土壤墒情监测、气象预警,到智能灌溉、精准施肥;从作物生长周期管理,到病虫害防治……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贯穿农业生产各环节,实现生产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工作要点》部署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任务,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我们要依托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农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体系,通过搭建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农业生产、市场流通、消费需求等数据资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拓业态创模式,培育乡村经济新引擎。农民借助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模式,可以让农产品销售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拓宽他们增收渠道。当前,数字技术催生的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数字创意等新业态,正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工作要点》强调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稳定增长。所以,乡村要依托数字技术,特色文化、自然风光等条件,通过数字化呈现和传播方式,吸引城市游客,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同时,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催生认养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优治理提效能,构建智慧乡村生态。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乡村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为政策制定可以提供数据支撑。这需要构建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整合基层党建、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功能,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工作要点》将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列为重点任务,要求增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信息服务水平。一方面,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类事项,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利用数字技术加强乡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建平安乡村,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贯彻落实《工作要点》,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层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企业层面,鼓励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数字产品和服务。社会层面,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社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此外,还要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激发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我们坚信,随着《工作要点》在乡村落实落细,数字技术将持续赋能乡村发展,让广袤乡村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活力,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新篇。

来源:宣讲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