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香四月,山西省图书馆策划了一场属于每个人的阅读盛会,以“重读经典·赓续三晋千年文脉”为主题,通过线上与线下、传统阅读与AI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推出43项184场阅读活动,涵盖名人演讲、主题展览、诗歌快闪、读书沙龙、知识竞赛等,带领大众重读经典。
省图184场活动带你“重读经典”
书香四月,山西省图书馆策划了一场属于每个人的阅读盛会,以“重读经典·赓续三晋千年文脉”为主题,通过线上与线下、传统阅读与AI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推出43项184场阅读活动,涵盖名人演讲、主题展览、诗歌快闪、读书沙龙、知识竞赛等,带领大众重读经典。
线下活动25项。“珠辉玉映,三晋流光”《永乐大典》山西特展,4月23日在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典籍博物馆开展,展示《永乐大典》中记载的山西风情。
古籍修复技艺展,4月23日在省图长风馆开展,展示古籍修复技艺的历史发展、主要技术、修复工具等。
文献缩微体验、古籍修复技艺体验活动,4月23日在省图长风馆举办,引导读者认识缩微、阅览缩微文献,体验捺印、碑刻拓印、雕版印刷、线装书制作、经典抄写等传统技艺。
“文源讲坛”推出“我读经典”系列讲座,包括“王勃的生命与诗文”“唐诗里的山西”“我们怎样阅读《资治通鉴》这本书”。
“重读经典”系列活动涵盖打卡扫码读经典,读者可选择王勃、柳宗元、《资治通鉴》、“山药蛋派”经典读物电子版阅读;馆藏文献展,展出山西籍作家作品,反映山西的文脉传承。
“山药蛋派”经典重现线下观影互动,播放《小二黑结婚》《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两部影片,带领读者从文字走进影像世界,领略山西地域文化与“山药蛋派”创作风格。
“山西——中国中古史上的‘隐形主角’”读书分享会、“《资治通鉴》为何要以‘三家分晋’开篇”读书分享会,4月19日在省图长风馆举办,为读者梳理历史,剖析山西。
唐诗咏吟快闪、少儿古诗朗诵快闪、“童声阅表里,双语咏山河”青少年诵读活动,4月23日在省图长风馆举办,专业人员扮演王勃、柳宗元等诗人,在沉浸式阅读体验区,朗诵吟唱《小石潭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雪》等作品,通过青少年诵读经典,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
宝贝故事会、桐叶手工课堂、绘本作者田宇读者见面会等,在省图文源馆开展,通过活泼生动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述丰富多彩的故事。
线上活动包括“品读唐诗,行走三晋”“AI赋能经典对话——文学文化名人智能交互体验”“跟着司马光读中国千年兴衰《资治通鉴》21天听读计划”“王勃作品线上大挑战”“柳宗元诗词雅韵会”“跟着古诗游山西”等,引领读者体验科技赋能的沉浸式文化对话,感受古人智慧在数字时代的创新表达。
赠送文化专题书籍 引领学生探索新知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召开在即,山西考古博物馆推出“千人共读 书海逐光”文化专题书籍进校园活动,活动开展半个月来,在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社教和阅读活动,引领师生领略三晋文明的独特魅力。
山西考古博物馆向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校赠送馆藏书籍70余册。校园内特设置“山西考古图书角”,供学生们翻阅,每天课间与读书课,学生们流连于此探寻考古与历史的奥秘。
博物馆志愿者们定期走进校园,提供阅读辅导,或解答疑惑,或引导思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消化知识。
丰富的社教活动充满乐趣。活动第一周,在学校每栋楼的大厅地板上,有一条条印有各类文物名称和考古知识的地贴铺就而成的文化小径,学生们正确朗读地贴内容,即可获取文物涂色卡。两款涂色卡涵盖18件文物,孩子们踊跃朗读,累计领取了2700余张涂色卡。
第二周,学生们在相关书籍中每说出3个文物知识,即可获得一次集印章机会。各班每日10人参与活动,每日近600名学生能够主动查阅考古书籍并体验文物印章,在书中探索那些生僻难懂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
活动中的考古课程也很受欢迎。山西考古博物馆规划了7个不同主题的19节课,包括《植物考古——从泥土中发现古代人的生活》《寻觅中华,遇见山西》《刻在石头上的奇妙世界》《燕侯旨酉》等。
考古、文博工作者及志愿者带来了别具特色的课程,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用形象比喻解释考古概念,让遥远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学生们积极互动,展现自己的理解,感知历史所承载的厚重内涵。
此次活动让学生们在校园中就能触摸历史,深切感受三晋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了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文化专题书籍进校园活动将持续深入开展,师生们亦从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
来源:平安太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