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改进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出台,25项具体措施犹如一剂“强心针”,让扎根于湖北荆门的企业家们感受到从政策到服务的全方位升级。
随着《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改进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出台,25项具体措施犹如一剂“强心针”,让扎根于湖北荆门的企业家们感受到从政策到服务的全方位升级。
“以前外地办证要跑七八个部门,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搞定,效率高得让人不敢相信!”一位在掇刀区投资建厂的锂电产业链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份被称作“企业办事指南”的《方案》,将政务服务推向智能化新高度——企业开办实现“1环节0.5天办结”,不动产权证“1小时出证”,甚至连跨境贸易都可通过“云签发”完成检验检疫 。这种“网购式”审批体验的背后,是荆门将AI技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成果:DeepSeek智能问答机器人24小时在线解惑,12345热线配备AI坐席助手,连政策申报都能像“直播购物”般精准推送 。
对于急需资金输血的中小企业,荆门祭出了“金融组合拳”。创新推出的“创新积分贷”“科技人才贷”打破传统抵押桎梏,让专利技术化身“信用资产”;供应链金融平台与“301”线上快贷模式双管齐下,小微企业最快3分钟就能获得信贷支持 。更让企业家安心的是,政府建立起涉法负面信息澄清机制,避免因司法纠纷“误伤”企业征信——这种既给“真金白银”又护“企业名誉”的做法,让不少创业者直言“比拿到贷款更暖心” 。
在产业链布局上,荆门展现出“既抱西瓜又捡芝麻”的智慧。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通过“链长+链主+链创”机制深度耦合,龙头企业亿纬动力、长城汽车带动上下游数百家配套企业集聚 。而针对氢能源、“低空+”等未来产业,政府大胆开放应用场景招商,正如当年押注格林美循环经济一样,用超前布局为企业铺就“黄金赛道” 。
法治环境的优化更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行政执法全过程“云监督”让权力运行透明化,“首违不罚”清单给予容错空间,而“执行调解”机制则为困境企业保留重生火种 。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在荆门石化“油转特”转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政府专班历时两年定制转型方案,最终促成中石化将这里定为全国特种油生产基地,让传统炼厂焕发新生 。
产城融合的加速度同样令人瞩目。产业工人专线公交加密至22条,无人驾驶示范线路穿梭园区,9个新建停车场、3万套人才公寓破解“停车难”“住房难” 。夜幕降临时,木屋风情街的霓虹与漳河万达商圈交相辉映,曾经“白天机器响,晚上黑灯瞎火”的工业区,正蜕变为“15分钟品质生活圈” 。
“从抵押办公楼支持格林美创业,到10个月建成长城汽车基地,政府始终和我们并肩奔跑。”一位见证荆门二十年发展的企业家坦言。如今,随着25项措施的落地,这片热土再次向世界宣告: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各地还在比拼政策优惠时,荆门已悄然构建起“政务服务像网购、要素保障像快递、法治护航像保险”的生态体系!
来源:长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