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万翡翠错标26.8万,一个数字的乌龙代价50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0:52 1

摘要:直播间的一个数字“0”,让商家付出了50万元的代价,这场围绕巨额翡翠的纠纷,揭开电商狂欢背后的法律暗礁。


直播间的一个数字“0”,让商家付出了50万元的代价,这场围绕巨额翡翠的纠纷,揭开电商狂欢背后的法律暗礁。

“要大七位数,半个八位数。”直播间里,店主杨某手持一枚翡翠吊坠,向粉丝们热情地展示着。弹幕不断滚动,网友们的讨论此起彼伏。

这是2023年3月31日晚,广东四会市一家珠宝直播间的一幕。那位姓周的熟客,正如往常一样,守在屏幕前。

谁也不曾想到,一场价值数百万元的纠纷就此埋下伏笔。

---

01 少了一个“0”,一场纠纷的开始

“但我给你谈了个很好的价格。”杨某对着周姓熟客说道,却未直接报出具体数字。这种悬念式营销在珠宝直播间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价值高达268万元的翡翠吊坠而言。

直播热度持续攀升。许多网友对这件翡翠吊坠展开讨论、问价。录屏显示,杨某多次暗示这件翡翠“要大七位数,半个八位数”,即接近千万的价格区间。

然而,关键错误在一瞬间发生。

负责标价的助理是“新来的小朋友”,在设置商品链接时,将268万的价格少看了一个0,错标为26.8万元。链接挂出瞬间,周某迅速完成支付。

当晚下播后,杨某才从助理的电脑中看到这一致命错误。助理被罚扣1000元后主动离职,但错误的种子已经发芽。

02 三天内的危机处理

发现错误后,杨某考虑到已是深夜,且对方是累计下单上百万元的熟客,没有立即联系周某。

第二天上午,杨某尝试约周某进直播间解释,但被推迟到4月2日。当晚,杨某在直播中公开讲述了标错价格的情况并向周某道歉,然而周某只是看了会直播就下线了,未予回应。

商家随后寄出一个价值两万多元的檀香摆件赔礼,但被周某拒收。周某表示,这件吊坠是要送给朋友的,无法交代。

事后沟通中,周某称自己已将货品“许给别人”,若不交付将面临违约赔偿。她与案外人陆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协议》,约定将翡翠吊坠以130万元的价格转卖。

时间点引发质疑——这份合同落款日期为4月1日,即下单次日。而商家在4月2日已告知标价错误。

03 对簿公堂

2024年10月,周某向浙江省余姚市法院起诉,要求商家赔偿各项损失累计152万余元。

案件审理中,周某提交了她与陆某的买卖协议作为证据。协议约定:周某将购得的翡翠吊坠“满绿福瓜”以130万元转卖给陆某。

由于周某未按约交付翡翠,她与陆某最终达成调解:一次性向陆某退还货款、定金、利息、预期利益损失等累计159万余元。

2025年8月11日,法院一审宣判。法官认为,从时间、行为、价格上看,均符合重大误解的表现形式,支持撤销网络购物合同。

同时,因商家标价设置错误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进而导致周某与第三方的合同无法履行,商家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04 判决结果与商家上诉

法院最终判决杨某父女赔偿周某490,523.61元,以及相应利息,累计超过50万元。其中包含定金损失26万元、利息28523.61元、律师费1.2万元和预期利益损失19万元。

法院驳回了周某主张的103.2万元预期利益损失,认为这并非商家签订合同时可预见到的直接损失。

面对判决,杨某表示:“公司半年白干了”。她已提起上诉,并对周某转卖合同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她2023年4月1日签的转卖合同,约定5月1日给定金,不符合常理。4月2日我们已经告知标价错了,她却还要收取别人定金。”

05 直播电商的法律警示

这起案件揭示了直播电商繁荣背后的风险。商家在追求直播效果和悬念的同时,内部管理未能跟上。

法院的判决平衡了两方利益:一方面认可重大误解成立,撤销了原购物合同;另一方面也认定商家需对因自身过错给客户造成的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翡翠市场的水很深,不仅在于商品真伪与价格评估,交易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暗藏风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起案件也提醒着直播购物时需保持理性。周某作为在直播间“累计下单上百万元”的熟客,对翡翠应有相当的认知能力,可能清楚26.8万元远低于该翡翠的实际价值。

---



这场纠纷尚未落幕。商家已提起上诉,周某则婉拒了所有采访。一块翡翠,两个商人,一个“0”的差距。

网络可以瞬间连接买卖双方,但信任的修复却需要远比一个订单更多的时间与诚意。

来源:看下别人的书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