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从1994年开始,《社会救助法》已经酝酿30多年,民政部与财政部在2020年发布《社会救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近两年立法进程明显提速。
新闻越短事越大。昨晚的新闻联播,传出一个重磅信息:
国常会上, 《社会救助法案(草案)》获得原则性通过 , 即将提交审议。
要知道,从1994年开始,《社会救助法》已经酝酿30多年,民政部与财政部在2020年发布《社会救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近两年立法进程明显提速。
作为一项社会保障体系中 兜底性、基础性 的制度安排,社会救助坚持 尽 力而为、量力而行 ,已经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和拓展。
社会救助工作对象,也逐步由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向所有低收入人口乃至全体遇困居民拓展。
为什么在国际风云变幻、关税战加剧的非常时期,国家要加速出台《社会救助法》?
为什么对于稳就业、稳经济而言,《社会救助法》的出台将发挥关键的制度性“兜底”作用?
中国向来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但社会救助立法酝酿了很长时间。
从1994年以《社会救济法》之名列入立法规划,到2014年国务院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再到2020年民政部与财政部发布《社会救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一直悬而未决。
有什么困难?
具体来说,各地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各地低保标准与居民消费支出挂钩的量化比例就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同一圈层的政策供给和保障力度,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
还有个问题是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很多地方政府救助“单打独斗” 。整体上依然重“输血”轻“造血”,这些问题对扩大救助面,形成了明显制约。
但如今,国家显然下了决心,再多困难也要加快上马。
我注意到,在去年9月23日,就在国家重要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前夕,民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
推进社会救助立法 ,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建立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
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将推进社会、文化领域立法, 制定社会救助法。
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简单来说,就是在风云变幻、震荡加剧的当下,国家要坚决出手,为困难群众筑起了一道兜底保障安全网。
背后信号,意味深长。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我们正在开始一场新时代的“上甘岭战役”,面对美国发起的“极限施压”关税战,寸步不让。
只有扛住暴风骤雨般的冲击,才能为后续谈判赢得战略优势。最近懂王刚刚放话,要在1个月内与中国达成协议,但他的话,你敢信?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懂王根本没有等来中国的电话。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俘等问题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总统杜鲁门给联军司令克拉克写了一封信。
信中,杜鲁门希望美方在谈判桌上,必须“措辞最强硬,不留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最重要的是,不能减轻军事上的压力。
上甘岭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响的。小小3.7平方公里阵地上,美军狂轰滥炸了190多万发炮弹,密度之高超过二战时的诺曼底登陆和硫磺岛战役。
在43天的血战中,敌我双方争夺阵地59次,志愿军击退敌人进攻900多次,彻底打破美军的幻想。
如果说关税战是一场经济领域的“上甘岭战役”,那么充分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就变得极为关键。
中国反复强调,贸易战打不得,也打不赢,中国不想打,但如果美国一再相逼,中国必将奉陪到底。
近日,高层分赴各地调研,信号很不寻常。总理在北京调研时提到:
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潜力。
本质上,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昨天的新闻联播里,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1 、 稳就业 ,会议中特别提到 要扩大以工代赈 等支持,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是最能带动就业同时拉动经济的,今年也许我们能看到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
2、 促投资 ,会议中提出 “ 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 ,从去年进一步放开外资准入限制来看,国家打算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鼓励全球企业投资中国。
3 、 持续 稳 定 股市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尤其是强调,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持久战,接下来,就是比拼韧性的时候了。
毫无疑问,健全制度性的兜底保障机制也是应对不确定性的一张重要底牌。
当外贸面临风险挑战,我们更要全方位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让老百姓敢于消费,解除后顾之忧。
当下,国家正在以各种方式 ,千方百计 提高居民收入。
工资性收入的提升 ,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 湖南、吉林、云南等地均上调了最低基本工资标准,涨幅都很明显。
比如,湖南省最低一档从1550元,上调到1700元,涨幅也达到了9.7%。吉林省最高一档从1880元,上调到2120元,涨幅高达12.8%。
国家在推动企业给员工涨薪,不少省份和城市的企业工资指导线也被进一步提高。
而在涨工资之外,国家和地方也陆续部署 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和国家补贴 ——这等于变相向消费者“撒钱”;
以及 提振股市、楼市 的动作。最近大A出现震荡后,国家队坚决下场护盘,并且祭出了中国版“平准基金”的大招,对于稳住大家的财产性收入,国家是动真格的。
而《社会救助法》的加快出台,则标志着社会救助向着步入法治轨道迈进一大步,有助于形成更完善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体系。
这样一张面向低收入和困难人群的“安全网”,不仅有助于刺激消费,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也至关重要。
来源:面包财经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