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走过这些浩荡的历史丰碑,你会发现一个更真实更鲜活的唐朝。这本由著名唐史学者于赓哲先生撰写的《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如同一本打开真实唐朝的钥匙,带领我们发现那个时代最鲜活的面孔和烟火气息。
提起唐朝,很多人的印象停留在那些宏大的叙事中:辽阔的疆域、辉煌的帝国、壮丽的宫殿、浩瀚的诗歌……
但走过这些浩荡的历史丰碑,你会发现一个更真实更鲜活的唐朝。这本由著名唐史学者于赓哲先生撰写的《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如同一本打开真实唐朝的钥匙,带领我们发现那个时代最鲜活的面孔和烟火气息。
没想到吧?我们今天人习以为常的猪肉,在唐朝是个非主流,它在唐人餐桌上的地位始终比不上牛肉、羊肉、鱼肉。书中,于赓哲先生推测,唐朝人之所以不喜欢猪肉,原因大约有二:一是嫌弃其污秽,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往往把猪圈与厕所修建在一起,造成猪的生活环境十分脏乱;二是当时的医生认为吃猪肉会引发人中风,因此使得百姓对猪肉好感度低。
直到宋朝,经过苏东坡对猪肉的大力推广,渐渐到了明清,猪肉才后来居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肉食来源。
在今天,茶在我们的生活中被视为饮品;而在唐朝,却被看做是食物。《旧唐书》曾经对唐朝饮茶的习俗有过记载:“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意即茶是食物,跟米和盐没有什么区别,老百姓一刻也不能离开它。
既然茶是食物,那么人们吃茶的方法自然也就和喝粥差不多。据茶圣陆羽《茶经》记载,人们在煮茶时要加入很多作料,“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感觉和我们今天的人和蛋花汤滋味差不多。
尽管唐朝人没有我们今天的影视剧、电子游戏、电脑、CS等等浩瀚的娱乐资源,但是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娱乐活动。
于赓哲先生在《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一书中介绍了唐人非常热衷于郊游,每到开春,郊外游宴就成了长安人最重要的娱乐活动。
尤其到了清明、寒食节,连续几天,人们都在郊外踏青、游春、扫墓,同时还伴随着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比如荡秋千、斗鸡、斗草、放风筝、蹴鞠等等。
此外,游猎也是深受唐朝人喜爱的娱乐活动,尤其深受唐朝上层贵族的喜爱。对于帝王来说,游猎不仅可以娱乐,还可以演练军队。一场大规模狩猎,需要很多人马协调行动,相当于一次军事演习。
众所周知,大唐胸襟辽阔,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也因此,这一时期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把他们的文化、习俗带到大唐,甚至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于赓哲先生在《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一书中介绍说,唐朝人对外来的“异药”充满崇拜和迷信。唐玄宗曾到处搜寻灵药,开元四年(716年),有胡人向唐玄宗上言:“又欲往师子国(锡兰)求灵药及善医之妪,置之宫掖。”不过后来由于大臣杨范臣的劝谏,唐玄宗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
在唐朝,外来文化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大诗人元稹在《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一诗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描写了当时的女性学习胡人的打扮,歌伎和歌女也愿意学习西域的音乐舞蹈来进行表演,就像今天的我们受欧美文化影响,拉小提琴、弹钢琴、跳爵士舞、吃面包、喝咖啡……这些来自欧美的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不仅是一本关于唐朝生活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唐朝文化和精神的书。通过书中对唐朝生活的细致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唐朝人的开放包容、乐观豁达和对生活的热爱。
《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以生动的文字和丰富的细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唐朝。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穿越千年,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温度,感受到唐朝人的喜怒哀乐。
这本书不仅适合历史爱好者,也适合每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它让我们明白,历史不仅仅是宏大的叙事,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通过了解唐朝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
来源:蒸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