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低估的盛唐诗人,你可能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9 09:32 1

摘要:首先声明,本文是驶向一江秋的原创文章,若任何平台出现此文章,凡署名不是“驶向一江秋”的,都属于剽窃和抄袭。

首先声明,本文是驶向一江秋的原创文章,若任何平台出现此文章,凡署名不是“驶向一江秋”的,都属于剽窃和抄袭。

尤其是“某鱼”号的“驶向一江诗词”、“风轻云逸”、“琴心剑意难”等,他们利用软件一键分发我的原创文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盛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高峰,提到盛唐诗人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李白、杜甫、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孟浩然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本文介绍一位被严重低估的盛唐诗人和他极为精彩的3首诗。

李颀,公元690-约753,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他的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

李颀以长歌著名,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

李颀的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擅长五、七言歌行体。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在唐朝诗名颇高,但在后世诗名消沉,不知是何原因。

本文介绍李颀极为精彩的3首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是李颀送别好友魏万去西安而写,魏万跟李白很熟,他因慕李白之名,曾追随李白游山玩水、求道问佛三千多里。

此诗以景代情,情景交融,满是离愁别绪,蕴含作者对好友未来的祝福,他体会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自然真切,情深意长。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这是一首拟古诗,主要写远征的男儿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精神。

诗歌前六句刻画了一个在边塞戍边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第一句中的“男儿”两字先给读者一个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女代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的人士,为下面描写他的刚勇犷悍作铺垫。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这四句是写男儿的英雄气概。驰骋疆场,一比高低,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杀敌时英勇无畏,敌人不敢小视,气势如虎,胡须就像猬毛一样张开。“猬毛磔”三字简洁、有力,传神地表现出他杀敌时须发怒张的神态。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是转折句,从刚勇转到乡愁。天空中白云纷飞,这不能不引起戍卒的思念之情,可是未能报答君恩,怎么能回去呢?

后四句写归思。在勇武豪侠的男儿之外,突然映入眼帘一位辽东少妇,她能歌善舞,用羌笛吹出一支支边塞的歌曲,听得全军将士个个泪如雨下。

作者并未直接写战士的思家之情,只写连视死如归的勇士也受到“羌笛出塞声”的感染,“三军泪如雨”,可见出征日久,男儿思乡之情越深。

全诗委婉曲折,奔腾顿挫,既激昂又怅惋,跌宕起伏,情韵并茂。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这首诗是写听了乐师安万善吹奏觱篥后,称赞他高超的演技,同时每觱篥之声凄清,闻者悲凉。

安万善,胡人乐师,唐代凉州人。觱篥,是古代一种乐器,在汉代已从龟兹传入内地。

此诗前六句先叙觱篥的来源及其声音的凄凉。“南山截竹为觱篥”,写出乐器的原材料,“此乐本自龟兹出”说明乐器的出处。“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写出乐曲美妙动听,有很强的感染力量,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诗人用字用词朴实无华,明白晓畅。

紧接着写其声多变,为春为秋,如风鸣如龙吟。安万善的觱篥之声,有时如寒风吹树,有时如九只雏凤啾啾鸣叫,有时如龙吟,有时如虎啸,有时还如百道飞泉和秋天的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这几句是正面直接写声音。

然后作者又用比拟写变调,觱篥声悲壮有如“渔阳掺”,白日也显得暗淡无比,调子高昂处有如《折杨柳》,就如皇家园林中百花齐放。

末两句从音乐回到现实,写作者身处异乡,正是除夕之夜,一年将尽,自己年华已老,青春已逝,不由得起了岁月蹉跎之感,无以消愁,只好伴着美酒,听着音乐,聊以自遣。

全诗音节鲜明,曲折委婉,写作手法极为高妙。

朋友们,盛唐诗人李颀的这3首诗水平如何?读完以后是否对这位诗人有了新的认识?欢迎分享高见。

来源:驶向一江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