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套房产百顷地!康熙宠臣赵昌的巨额财富从何而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5 19:32 2

摘要:那时候,康熙才 12 岁,还没亲政。孝庄皇太后为了让皇权对皇子的控制更牢固,就挑中赵昌做康熙的贴身侍从。赵昌都负责啥呢?就是管康熙的吃喝拉撒、传递文件还有传达指令这些事儿。

赵昌当官是从康熙八年(1669 年)开始的。

那时候,康熙才 12 岁,还没亲政。孝庄皇太后为了让皇权对皇子的控制更牢固,就挑中赵昌做康熙的贴身侍从。赵昌都负责啥呢?就是管康熙的吃喝拉撒、传递文件还有传达指令这些事儿。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里写着,康熙十年(1671 年)的时候,赵昌就被提拔成内务府笔帖式了,开始沾手宫廷的财务事儿。

到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他的职务变成内务府营造司郎中了,主要管皇家建筑的修缮和物资采购。这个职位可不得了,他能直接调配木材、石材、丝绸这些不好找的资源。

赵昌就通过虚报物料损耗、抬高采购价格这些手段,慢慢给自己攒钱。到康熙四十年(1701 年)的时候,他在北京的房产就有 37 处了,土地也超过一百顷了,有些交易记录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能找到。

赵昌职权越来越大,这和他在皇嗣教育里的角色有很大关系。

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赵昌被安排去协助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整理文书。

这期间,他老是向康熙汇报胤禛的日常情况。台北故宫藏着的《胤禛奏折批注》里说,赵昌还提醒康熙注意胤禛和年羹尧的往来信件。这事儿让胤禛有了警惕,他俩在处理政务的方式上就有了分歧。

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十月,康熙让赵昌去清点畅春园库房,结果赵昌在清单里漏了价值很高的铜器,这就成了他被人怀疑的导火线了。

同时,胤禛通过十三弟胤祥拿到了赵昌和步军统领隆科多的密谈记录,里面提到了 “十四阿哥军务调动” 的细节,这可直接威胁到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戌时(1722 年 12 月 20 日),康熙帝在畅春园去世了。

《清宫医案研究》里说,御医记录康熙的症状是 “气促痰壅”,不过没说清楚死因。第二天早上,胤禛在养心殿召见隆科多,拿到传位诏书之后,马上就下令把赵昌抓起来了。

刑部档案里说,赵昌被指控两项罪名:一个是私自挪用畅春园修缮的 28 万两银子;另一个是私藏废太子胤礽的密信。

处决的时候没按常规的司法程序走,刑部尚书隆科多都没签死刑令,直接就由步军统领衙门执行了。赵昌家里面,他儿子赵玉柱被流放到黑龙江,侄子赵禄被革去监生资格。

有个值得注意的事儿,处决现场证物清单里少了赵昌随身带的玉佩,这个玉佩上刻着康熙御赐的 “忠” 字,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雍正元年(1723 年)开始推行追赔制,就是让官员拿家产来抵偿亏空。

根据《大清会典事例》统计,第一年就有 2173 起这种案子,追缴了 237 万两银子

这个制度是通过《各省督抚承诺书》强制推行的,要求官员在三年内把亏空补上,不然就抄家。实际执行的时候,湖广总督杨宗仁还不上 18 万两的亏空,他家八口人就被发配到新疆了。这种连带责任制虽然短时间让国库充实了,但是也让官员们互相攻击。

雍正三年(1725 年),广东巡抚年希尧因为下属亏空被牵连,只能变卖家产凑够 60 万两,他日记里老说 “追赔制就像悬在头顶的剑”。

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乾隆三年(1738 年),累计追缴的金额占同期国库收入的 12.7%,可是地方财政亏空率从 37% 反弹到 42%,这就暴露了制度设计的毛病。

关于赵昌的死,官方记录有矛盾的地方。《清实录》说他 “妄议储位”,可没讲具体咋回事;《雍正朝起居注册》里雍正说 “赵昌视朕如囚徒”。

现代学者有三种猜测:

第一种,赵昌可能知道雍正改遗诏的证据,就像传位诏书里 “十” 字改 “于” 字的墨迹鉴定有争议这事儿;

第二种,赵昌拿着康熙晚年内务府亏空的账册,这对雍正执政根基有威胁;

第三种,这是皇权更迭时的一种象征性清洗,把先帝近臣杀了好立威。

台北故宫 2017 年公布的《雍正朱批谕旨》里说,雍正让人把赵昌的档案都销毁了,只留和经济犯罪有关的部分,这样选择性的记录让政治叙事变得很单一。


赵昌这个案子,本质上就是皇权扩张和制度惯性之间的冲突。支持雍正的人觉得,把赵昌除掉,就把皇权监督体系里不稳定的因素给消除了,追赔制让官员从 “代理人” 变成了 “债务人”,能有效反腐败。

反对的人就指出,处决赵昌的程序违反了《大清律例》第 42 条 “非谋逆不得擅杀近臣”,而且追赔制让官员借高利贷转嫁债务,民间经济危机更严重了

更深层次的矛盾是,像赵昌的采购特权这种制度性腐败,是皇权故意用来制衡的手段,雍正的强硬手段其实是打破原来的权力生态。

这种循环说明,明清专制体制解决不了 “监督者自身需被监督” 的问题,最后只能靠君主个人意志来维持平衡。

现在学界争论的焦点就是,赵昌到底是制度漏洞的牺牲品呢,还是权力游戏里主动参与的人呢?

答案可能就在没被烧毁的账簿残页里,可这些关键证据到现在都没公开。

来源:古今杂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