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治理与秩序|毛寿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08:02 1

摘要: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从传统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如今的AI时代,每一次转型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工业化曾改变了农业社会的秩序,互联网时代重塑了信息传播方式,而短视频时代又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如今,AI时代的到来正在引发更深层次的变革

尊敬的各位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毛寿龙,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智能时代的治理与秩序”的一些思考。

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从传统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如今的AI时代,每一次转型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工业化曾改变了农业社会的秩序,互联网时代重塑了信息传播方式,而短视频时代又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如今,AI时代的到来正在引发更深层次的变革。

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社会的秩序逐渐被打破,农民群体的数量逐渐减少,相关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互联网时代,报纸等传统媒体逐渐式微,自媒体开始崭露头角。而短视频时代,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地位也受到了网络主播等新兴力量的挑战。这些变革让我们看到了技术进步对社会结构和秩序的重塑力量。

进入AI时代,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体力劳动的重要性相对降低,知识和技能成为了核心竞争力。“内卷”现象愈发明显,传统性别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女性主义逐渐兴起。互联网、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发展实现了信息的平等化,而AI时代则开始推动知识的平等化。AI医生、AI律师、AI法官、AI公务员,甚至AI老师、AI研究者等新兴力量的出现,引发了我们对未来医学、法学、司法、教育和学术领域可能发生的变革的思考,对我们高校的师生来说,或许传统的学位制度以及教师和学者的角色会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治理的原则和秩序显得尤为重要。在笔者看来,现代治理有四项基本原则:人性原则、权利和自由原则、同意契约原则以及信用原则。

人性原则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应当成为目的本身,而不是被当作工具。尊重每个人的人性光辉,让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是构建良好治理秩序的基础。

权利和自由原则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在权利范围内享有自由,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意味着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通过合理的权利界定和责任划分,实现社会的和谐共处。

同意契约原则体现了权利之间的让渡和交易,以同意为前提。现代社会中,许多社会关系和合作都是基于契约建立起来的,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共识,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信用原则则是现代治理的温度所在。对陌生人保持一定的信任,通过逐步的交往建立更深的信任关系,能够降低社会交往的成本,促进社会的良性互动。

长期遵循这些原则,将会构成现代治理的秩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善治”。善治是一种理想的治理状态,它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效率,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受益。

然而,传统的治理模式与现代治理原则存在诸多差异。传统治理的特点可以用几个方面来概括:

非人性原则,即人往往被当作工具,而非目的本身。在这种观念下,人们的价值更多地被与工作任务和目标挂钩,容易忽视个体的需求和感受。

权力和责任原则呈现出权力无限、责任无限的特征。上级权力过大容易导致滥用职权,而下级则可能因责任过重而陷入困境,同事之间缺乏信任,同事关系紧张。

同意原则在传统治理中几乎不存在,更多的是强制和服从。命令和口令成为主要的行为准则,限制了人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信用原则也较为缺失,社会信任度较低,对外地人、异族人等存在偏见和不信任,缺乏广泛的社会信任基础。

长期下来,这种治理模式导致了人不是人、权力侵犯权利、强制和服从、信用狭隘等问题,构成了传统社会的治理秩序。这种秩序在现代社会中显然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模式。AI时代,是有利于现代治理与秩序呢,还是有利于传统的治理与秩序呢?这显然不是线性的简单关系。AI可能有利于现代治理与秩序,也可以有利于传统的治理与秩序。

如AI与传统治理秩序之间的关系。AI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治理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AI技术可以被用于优化传统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率和精准度;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加剧传统治理中的一些弊端,如权力滥用、信任缺失等问题。

AI与现代治理秩序的关系,也是复杂的。AI与现代治理原则和秩序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复杂的联系。

首先,从人性原则的角度看,AI有潜力进一步彰显人的价值和尊严。一方面,AI能够承担许多繁琐、重复性的工作,从而将人类从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发挥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工厂里的重复性生产任务,人们则可以转向更具创造性和情感性的设计、研发、艺术创作等领域。另一方面,AI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个体的特殊需求,例如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AI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

从权利和自由原则来看,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AI可以拓宽人们的权利边界,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例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借助AI算法,为人们提供了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表达观点的平台,人们可以更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同时,AI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通过智能监测系统,人们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犯,如环境质量监测让人们能够监督污染企业是否在侵犯自己的环境权益。然而,另一方面,AI也可能对权利和自由造成一定的威胁,例如数据隐私问题,如果个人数据被滥用,可能会导致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此外,AI算法的不透明性也可能导致决策过程中的不公平,影响人们的自由选择权。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和算法监管体系,确保人们在享受AI带来便利的同时,权利和自由也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在同意契约原则方面,AI能够为契约的达成和执行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例如,智能合同可以基于AI技术自动执行合同条款,一旦满足特定条件,合同就会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这提高了契约执行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AI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预测各方的需求和利益点,从而为契约的谈判和协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各方达成更公平、更合理的协议。然而,AI在契约中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如何确保AI辅助达成的契约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社会伦理,以及如何在AI参与的契约过程中保障各方的知情权和同意权。

对于信用原则来说,AI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AI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更精准、更全面的评估,建立起更加可靠的信用体系。例如,通过对海量交易数据、行为数据的分析,AI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或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为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商业合作中的信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AI还可以通过信用评估机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正向激励,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营造更加诚信的社会氛围。不过,我们也需要关注AI在信用评估中的潜在风险,如数据偏差可能导致信用评估不公平,损害某些群体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信用评估的算法和模型,确保其公正性和准确性。

显然,AI与现代治理的原则和秩序紧密相连,它既有可能推动这些原则的更好实现,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并积极引导AI在现代治理中的应用,使其能够在尊重人性、保障权利和自由、促进契约精神和增强信用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构建起适应智能时代的善治秩序。

在AI时代,我们对未来的展望是充满希望的。互联网、手机、新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机会变得更加普惠和廉价。即使是最偏远的地区,也能迅速与外界连接,实现信息的流通和资源的共享。AI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知识的普惠,让知识变得更加廉价和易得,这可能会对一些传统职业产生冲击,但同时也为更多人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在这个注意力分散的时代,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变得更加有价值。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意义,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即使在非常偏僻的地方,在塔什库尔干高原,我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主题歌、诗歌,即使是由AI创作的,也能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个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我个人认为,掌握适当的理论分析框架,还是非常重要。如IAPP分析框架,包括事实、逻辑、价值分析维度;人的类型及其政策意义;物品理论;制度分析的层次;价值冲突;选择、策略与政策;后果、权利与契约;治道变革;以及秩序维度与秩序演化等多个方面。这个分析框架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智能时代的治理与秩序问题,为我们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总之,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坚守现代治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AI技术的优势,同时警惕和避免传统治理模式中的弊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构建适应智能时代的善治秩序,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时代中受益,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来源:小夏科技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