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的致病因素与遗传和饮食习惯有关。嘌呤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参与了DNA的构成、能量代谢等。许多食物中都含有嘌呤。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的致病因素与遗传和饮食习惯有关。嘌呤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参与了DNA的构成、能量代谢等。许多食物中都含有嘌呤。
人体内的嘌呤以及经由食物摄入的嘌呤在被分解后,会形成尿酸,大量的尿酸超过了肾脏的排泄功能,最终会析出进入关节腔、体液以及组织内,形成尿酸盐结晶,也就是痛风石。痛风石,就是造成剧痛的罪魁祸首。
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男性痛风患病率是女性的3.26倍,南北美洲部分地区、澳洲以及东亚地区痛风发病率最高。
就我国而言,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超过8000万人已发展为痛风,还在以每年9.7% 的增长率快速增加。
其中,广东是我国痛风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其后依次为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和江苏。总体呈现出沿海大于内陆的趋势。
痛风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结构,例如沿海省份人民酷爱高嘌呤食物,饮食种类也比内地省份更丰富。
生活中,常见的高嘌呤食物主要包括动物内脏、部分海鲜,此外,肉汤、肉汁、啤酒、含糖饮料以及甜点也有可能增加痛风的风险。
还有许多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食物,也都含有超高嘌呤。
广东作为痛风第一大省,除了大量食用海鲜外,煲汤也是痛风的一大诱因。长时间的煲汤可以使嘌呤大量溶解在汤内并不断浓缩。此外,粤菜还很热衷于动物内脏食材,广式猪杂粥、潮式牛杂煲都是当地名菜。
山东作为痛风发病率第二的省份,也是一个海鲜大省,伸向大海的胶东半岛,在方便山东老乡们大快朵颐的同时,也悄然播下了痛风的种子。另外,著名鲁菜九转大肠,也毫无疑问是高嘌呤食物。
一旦确诊痛风,就应该及时治疗,控制急性期炎症发作,积极干预减少血尿酸水平。当然,最重要和最难的还是管住嘴,少碰高嘌呤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