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刚鹿业的发展历程,是创业者在困境中突围、在机遇中奋进的生动写照。从起步时的艰难摸索,到转型后的多元发展,赵刚凭借着对养鹿事业的执着和创新精神,趟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之路。其生态养殖理念与多元销售模式,为传统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
编者按:
赵刚鹿业的发展历程,是创业者在困境中突围、在机遇中奋进的生动写照。从起步时的艰难摸索,到转型后的多元发展,赵刚凭借着对养鹿事业的执着和创新精神,趟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之路。其生态养殖理念与多元销售模式,为传统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力量。
艰难起步,探索前行
1998年,黑龙江赵刚鹿业养殖有限公司的前身鹿场建立,创始人赵刚引进20多只鹿,踏上养鹿之路。“刚开始养鹿的时候,啥都不懂啊,就照着养牛羊的法子来,结果问题一大堆。”赵刚回忆道。那时候,技术和管理经验都严重匮乏,鹿野性难驯,管理起来远比家畜棘手。母鹿产崽率低,10只里也就约5只能够存活;公鹿取茸时,由于不懂饲料配比,鹿茸产量也不尽如人意,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基本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转型突破,产业初成
面对困境,赵刚没有退缩,他决定去吉林学习专业知识。2001 - 2002年,他系统学习了饲料配比、鹿病防治、鹿产品加工等技术,开始从单纯养殖向产品加工转型。2004年,梅花鹿市场价格暴跌,持续了六七年之久,赵刚的资产大幅缩水。但他凭借着年轻人的冲劲迅速转型,从养殖转向收购和产品加工,开发鹿副产品。“那时候市场不好,不转型就没出路,我就想着把鹿产品细分加工,说不定能行。”赵刚说道。
他通过分割鹿产品,将鹿肉销往饭店,鹿血酿成酒,鹿鞭制成膏等,在早市逐渐形成了产业。2010年,他在四新村开了一家鹿肉饭店,以独特的经营理念吸引了顾客,虽然仅在夏季营业三个月,却天天爆满。后来,考虑到孩子上学和销售重心的转移,他又开了商店,产品更加细化精美,饭店和商店的经营都十分出色。
多元销售,前景广阔
在销售上,公司采用多元化渠道。自家商店直营店直接销售;靠朋友口口相传,产品畅销江浙、广东、新疆等地;搭建网站,利用百度引流;通过短视频和自媒体直播带货。“现在网络发达了,我们得跟上潮流,通过各种渠道把产品卖出去。”赵刚积极拓展销售途径。
产品不仅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本地畅销,还通过各种渠道销往香港、台湾地区,国际上也销售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在安全保障方面,林业部门对接,政府各级领导定期检查指导防火、自然灾害应对和防逃逸等问题,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未来,赵刚鹿业将继续以绿色健康为核心,借助自媒体等平台实现销售额真实增长,朝着打造更高级全产业链的目标大步迈进。
生态养殖,品质升级
如今,公司顺应生态健康潮流,承包山进行生态放养。“咱把鹿放在山里养,它们喝山泉水,吃树叶、橡子,还有咱自己种的有机玉米、黄豆,这样产出的东西肯定更健康。”赵刚对自家的生态养殖模式很是自豪。
鹿在这样的环境下,产出的产品更健康,而且没有激素和添加剂。为了让用户放心,割鹿茸时他们会拍摄视频,利用自媒体和短视频进行宣传。
鹿身上最具经济价值的鹿茸可再生,从鹿角帽掉落到采收需45天,鹿角帽粉也能加工售卖。
目前有两处鹿场总占地面积 1800亩,存栏梅花鹿、马鹿上千头,是七台河周边市县最大的鹿场。这里鹿只体壮膘肥,鹿场年产鹿茸2000余斤,产品20余种,涵盖鹿茸、鹿鞭、鹿胎膏等。这些鹿产品各具功效,在市场上颇受认可。
来源:活力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