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09:51 1

摘要:昨日,在第4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来临之际,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召开烟台市“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年度总结推进会,全面梳理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市“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品牌效应逐步显现,600多名志愿教师深入社区

水母网5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昨日,在第4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来临之际,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召开烟台市“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年度总结推进会,全面梳理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市“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品牌效应逐步显现,600多名志愿教师深入社区(村)线上线下开展辅导2280场次,9.6万名家长参与受益。下步,我市将进一步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精准性、实效性、长效化,以“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为重要抓手,推动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从试点探索向全域覆盖转变、从单一供给向多元协同转变、从经验做法向制度机制转变。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开端,是家庭的幸福工程,国家和民族的基础工程。烟台人历来重视教育,“耕读传家”“孝善立身”“诚信品重”的家风传统源远流长,开展家庭教育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烟台的家长们也同样面临着孩子成长困惑、亲子关系紧张等急难愁盼和现实痛点,家庭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了新要求。

2024年5月,市妇联、市教育局在莱州共同启动了“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工作,一年来,600多名志愿教师深入社区(村)线上线下开展辅导2280场次,9.6万名家长参与受益,妇联、教育系统和社会的配合日益顺畅和紧密,“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的品牌效应也逐步显现。

推进会上,播放《烟台市“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工作掠影》,宣读表现突出的50个社区(村)、37所学校(社会组织)和85名个人名单。福山区教体局、莱州市妇联、芝罘区只楚街道楚祥社区、蓬莱区登州街道三里沟村,以及芝罘区、龙口市、招远市、海阳市教师代表和芝罘区学生家长代表交流发言。

围绕破解社区家长学校“谁来教”“在哪儿教”的难题,各级妇联组织精心策划、务实协调,教育部门广泛发动,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村)热心承接,建立了由196所学校、381名在职教师和221名退休教师、专业社会组织工作者组成的志愿者指导师队伍。同时,200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工作团队,负责每月至少一次的课堂教学对接、人员组织发动、记录管理和问题反馈等一系列工作,使社区(村)家长学校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围绕创新和特色品牌建设,芝罘区打造了“罘爸罘妈”家庭教育公益服务,延伸打造“共成长”“悦成长”“慧成长”3个子品牌,面向30个社区发布20堂家庭教育精品课。海阳市成立了“雷乡·好家风”指导服务队,走进14个社区(村)开展服务。莱阳市组建3支志愿队伍,推出了“农闲时段授课”“周末课堂”等“家门口”的家教课堂,开发“四季梨乡”亲子研学路线。招远市成立“星星河”志愿服务队,推出了20多个精品课,开展“订单式”送课进社区活动。莱州市打造了“婆婆妈妈成长营”,开展精品课评选和网上视频展播。黄渤海新区举办“家庭教育成长季”系列活动,探索指导教师、家庭教育社区辅导员双轨辅助模式。长岛综试区打造了“幸福教育·家课堂”家庭教育品牌公益课堂。莱山区、牟平区、栖霞市分别成立了数十人的志愿队伍。

围绕推动活动常态长效开展,福山区建立讲师定期培训和授课反馈机制,形成“课堂学习—课后实践—反馈提升”闭环模式。蓬莱区在每所参与学校确定一名分管领导牵头抓总,灵活安排课堂师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龙口市为授课教师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强化志愿者教师在出行、安全等方面保障。莱州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师积分制,从课程贡献、辅导服务等四方面量化评估,评选年度优秀指导师并给予表扬,激发团队活力。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是今天更是明天。“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各级各部门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郝慎强表示,将以“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为引领,主动加强与妇联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协作,统筹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家校社协同育人,推动各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加快建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

“会前我们专门征求了各区市的意见建议。下一步,要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提高协同育人的精准性、实效性、长效化。”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少娜表示,将通过表扬优秀、推荐先进,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补贴等形式,吸纳更多专业的、有资质的、热心家庭教育的力量,加入到队伍中来,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加强对指导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指导师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今年暑假期间,市妇联将举办全市家庭教育指导师骨干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老师授课。

精准对接家庭需求和家长特点,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打造集“德育、心育、智育”为一体的基础课、精品课、定制课(个案调适)的三级课程体系。市妇联和教育局年内将组织优质课评选展播,并建立《家庭教育情景案例库》,在此基础上,适时开发“家教云课堂”小程序,逐步实现课程预约、在线测评、专家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市妇联将立足所能,继续开展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宏观上,大力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尚;微观上,把好家风主题展送进所有中小学校,帮助学校打造流动的德育基地。同时,与学校联手,把校内教师资源引进社区,把校外优势资源送进学校。广泛宣传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工作成果,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参与,提高全社会对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来源:水母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