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印度皇室,吃绝户怎么把自己吃绝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7:30 1

摘要:之前我们聊了英国的王室,聊了日本的皇室,今天我们再来聊一下印度的皇室,首先来看一幅简单的关系图;印度有一个皇帝叫做胡马雍,他有个弟弟叫做欣达尔,有个妹妹叫做古尔巴丹,胡马雍的皇后是哈米达,而这个哈米达,又和欣达尔有着特殊的关系,胡马雍和哈米达,共同生下了长子阿

之前我们聊了英国的王室,聊了日本的皇室,今天我们再来聊一下印度的皇室,首先来看一幅简单的关系图;印度有一个皇帝叫做胡马雍,他有个弟弟叫做欣达尔,有个妹妹叫做古尔巴丹,胡马雍的皇后是哈米达,而这个哈米达,又和欣达尔有着特殊的关系,胡马雍和哈米达,共同生下了长子阿克巴,阿克巴第一个妻子叫作鲁凯娅,鲁凯娅是欣达尔的长女,阿克巴第二个妻子叫作萨利玛,萨利玛是古尔巴丹的长女,印度皇室真正让人觉得难绷的,不是以上这样的关系,而是接下来这样的关系。胡马雍把妹妹的女儿萨利玛,嫁给了大臣拜拉姆,然后胡马雍的儿子阿克巴,又杀害了姐夫拜拉姆,把萨利玛给抢了过来,同样阿克巴的长子贾汗吉尔,也是杀了自己的亲家舍尔,然后把他的妻子努尔给抢了过来,同样贾汗吉尔的孙子奥朗则布,也是先后杀害了哥哥舒科,和弟弟巴赫什。

然后又把哥哥的妻子纳迪拉,和弟弟的妻子玛哈尔给抢了过来,从以上的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离谱的现象,印度皇室不是简单的内部婚配,而是前一任皇帝,先把自己的亲属给外嫁出去,然后下一任皇帝,再把外嫁的亲属给硬抢回来,之后再内部婚配,这种一来一回的操作,说白了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吃绝户,那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作为堂堂大印度的皇室,为什么会搞出这种吃绝户的操作呢?这就牵扯到了一个历史问题;我们之前说到过,印度曾经被雅利安人征服,被波斯帝国征服,被亚历山大征服,被德里苏丹征服,被阿拉伯人征服,被阿富汗人征服,除此之外还有突厥、蒙古、匈奴,法国、英国、葡萄牙等,因为被征服过的次数稍微有点多,所以就导致印度社会的构成极为复杂。

从族群上来说,这里有印度原住民,有雅利安大善人,有突厥人、蒙古人、波斯人、欧洲人,从教派上来说,有的不吃牛肉,有的不吃猪肉,有的直接不吃肉,还有的甚至不吃蔬菜,因为族群和族群之间,教派和教派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各族群基本上都是相互割据,单独形成一股势力,打下一片地盘,所以历史上的印度,很难实现我们所认为的一统,一直都处在一种稳定分裂的局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一个帝国,想要一统印度,那他最好的做法,就是和各地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贵族进行联姻,然后再通过这些贵族来掌控地方,但这个时候就出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莫卧儿帝国的贾汗吉尔时期,他发现这种联姻的方法,导致朝堂和地方,最终形成的只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联不联姻的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地方贵族有着高度的自治权,只要想跳反,就随时能够跳反,这可怎么办呢?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当然也就是吃绝户,在贾汗吉尔时期,孟加拉的总督阿夫甘想要跳反,于是贾汗吉尔就诛杀了阿夫甘,在杀掉阿夫甘之后,阿夫甘的儿子和部下又接连跳反,试图让孟加拉脱离帝国的掌控,怎么办呢?贾汗吉尔认为,如果我娶了阿夫甘的妻子,那他的儿子不就变成了我的儿子,既然变成了我的儿子,那他还跳个什么反呢?还有什么理由跳反呢?于是他就娶了阿夫甘的妻子努尔,之后还真的通过努尔的家族,彻底控制了孟加拉的军政大权。这里还有一段比较抽象的关系,贾汗吉尔是强行的吃绝户,所以娶了阿夫甘的遗孀努尔,结果没想到这个努尔,也想要反过来去吃他的绝户,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

努尔和前夫阿夫甘,一共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叫做拉德利,一个叫做拉达,另外她还有个侄女叫做阿姬曼,一开始,努尔把女儿拉德利,许配给了贾汗吉尔的长子库斯劳,结果没想到库斯劳没坐上皇帝,于是她又把女儿拉德利,嫁给了贾汗吉尔的五子沙赫里亚尔,结果没想到五子也没有坐上皇帝,于是她又把侄女阿姬曼,嫁给了贾汗吉尔的三子沙贾汗,在沙贾汗成为皇帝之后,她又让弟弟阿西夫汗,娶了沙贾尔的继妹,哪个继妹呢?也就是她自己的女儿拉达。这样一来,皇帝既是她的儿子,又是她的侄子,皇后既是她的侄女,又是她的儿媳,皇帝的妹妹,嫁到了自己的家族,而嫁到自己家族的皇帝的妹妹,又本来属于自己的家族,那四舍五入,自己的家族不就是皇室了吗?听起来可能有点乱,但是更乱的还在后面。

总的来说,印度皇室凭借这种吃绝户的操作,基本上统一了整个印度,但接下来就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印度为什么分裂呢?因为族群和教派的差异太大,根本就没有办法好好的交流,而这种强行融合的结果,就是每个贵族势力,都开始想方设法的渗透王室,把之前的斗争给搬到了皇宫,之前是一个地方不吃牛肉,一个地方不吃猪肉,现在是一个皇子不吃牛肉,一个皇子不吃猪肉,那印度皇室怎么解决皇子的内斗呢?解决不了,因为莫卧儿帝国的继承制度,是压根就没有继承制度,于是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奇景。首先在开国君主巴布尔时期,他将整个帝国分成了五个部分,然后交给了五个儿子分别治理,谁治理的好,那谁就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结果就是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五个儿子同时即位,同时称帝,然后就开始狠狠的内斗。

到了阿克巴时期,他为了解决这个皇室内斗的问题,专门发明出了一个军衔制度,谁的军功越高,那谁就能继承未来的皇位,阿克巴认为,这样一来既能够锻炼皇子,又能够让他们给帝国开疆拓土,这不就是两全其美吗?但这只是他的想法,他的儿子认为,如果我是未来皇帝的话,那我的兄弟不就是反贼吗?我直接去攻打兄弟的地盘,这怎么就不能算是军功,怎么就不能算是开疆拓土呢?然后他四个皇子就开始狠狠地内斗,另外还有两个皇子没有内斗,那他们在干什么呢?其中一个找来了一位印度祭司,然后让这个祭司去诅咒阿克巴。另外一个皇子贾汗吉尔,直接就开始带兵攻打阿克巴,贾汗吉尔不仅先和父亲内斗,后和兄弟内斗,而且他还和自己的儿子内斗,因为他的长子库斯劳,曾经被父亲立为继承人,所以他又直接处决了自己的长子。

到了沙贾汗时期,他为了解决这个皇室内斗的问题,也想出了一个特殊的办法,就是把四子皇子,分别册封在帝国的四个角落,他们各自的地盘太远,互相见不上面,这下他们还怎么内斗呢?结果就是大皇子和四皇子结盟,二皇子和三皇子结盟,他们通过结盟的方式来缩短距离,然后再开始狠狠地内斗,最后胜利的叫作奥朗则布,同样这个奥朗则布,也把父亲沙贾汗给囚禁了起来,在奥朗则布时期,他认真的思考了这个内斗问题,你们之所以会内斗,主要就是因为派系上的冲突,那我主动分裂总行了吧?他把帝国平均分给了三个儿子,这下总没有什么问题了吧?结果就是皇子们还是狠狠地内斗,因为在这个时期,内斗已经变成了一项传统,纯粹的就是喜欢内斗,冲不冲突的没那么重要,抽象的就是在这个时期,直接冒出来三百多个王室成员,都说自己有着帝国的继承权。

最终奥朗则布的三子穆阿扎姆,在这场三百人大战中获胜,结果获胜后不到五年就被毒杀,之后穆阿扎姆的儿子又狠狠地内斗,其他的皇室成员一看这个情况,凭什么只有你们皇子内斗,而我们就不能内斗呢?于是所有的皇室都接连跳反,最终的结果就是,次子先坐上皇帝,不到两个月就被长子推翻,长子坐上皇帝之后,不到一年就被侄子推翻,截止到这个时期,整个皇室男性平均寿命,大概在27岁左右,有70%都是挂在这个内斗上,最终上位的人叫作法鲁赫,好消息是,法鲁赫的儿子没有内斗,坏消息是,法鲁赫压根就没有儿子,那既然没有儿子,这下总没有内斗了吧?显然不太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内斗,导致莫卧儿的皇室几乎绝嗣,皇室的衰落,也就意味着权臣有了跳反的空间,比如说这个时期的赛义德家族。

这个赛义德家族不仅架空了皇室,而且还和皇室专门签订了一个协议。协议的内容就是整个帝国的财政、军事,还有人事大权,全部都要交给赛义德家族掌控,而且还要允许赛义德家族世袭宰相,其实和篡位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这谁能忍得了呢?法鲁赫也忍不了,那自己的皇室已经衰落,忍不了又能怎么办呢?法鲁赫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作为皇帝的法鲁赫,暗中联系了敌人英国,想要借助英国老爷的力量,来推翻赛义德家族的控制,属于是典型的通敌,而且还是皇帝带头通敌。赛义德家族得知这个情况后,誓要保护整个国家的百姓和领土,这下皇帝变成了奸臣,奸臣变成了英雄。

于是赛义德家族,就给整个皇室来了一波大换血,他们先是废黜了法鲁赫,拥立了法鲁赫的堂弟,然后又废黜了法鲁赫堂弟,又拥立了法鲁赫堂弟的堂弟,随后又废黜了堂弟的堂弟,重新拥立了法鲁赫。之后他们又再次废黜了法鲁赫,拥立了法鲁赫的另一个堂弟沙阿,以上这个过程听起来很长,但其实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就这么一直到了巴哈杜尔时期,莫卧儿的皇室,才终于脱离了权臣的掌控,因为现在轮到了英国掌控。

尤其是在吃绝户这个方面,这个还属于是老欧洲、老英国的传统,所以他们直接提出了一个丧失权利论,意思就是印度的皇室成员,在去世之后,他们的领地全部都要归英国所有,而且离谱的就是,这个吃绝户还包括皇帝。在巴哈杜尔去世之后,因为之前册立的太子病逝,于是英国直接就要求所有的皇室成员,都要从皇宫搬到郊区,然后就这么控制了整个印度。总的来说皇子的内斗,主要是因为派系的不同问题,那莫卧儿的皇帝,就没有想过统一印度的派系吗?确实想过,在阿克巴时期,他曾创立了一个神圣教派,由自己担任教主,整合了所有教派的特点,结果就是发展了十几年,这个由皇帝所创立的教派,一共就只有18个人加入,其中一个还是作为教主的阿克巴。

来源:白同学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