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发布】“深山瑰宝”变成“时代IP” 今年云南省将推广“民间文艺作品普查+版权登记”联动机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16:31 1

摘要: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云南省将于4月18日至26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云南网讯(记者 娄新月)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云南省将于4月18日至26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民间文艺资源丰富多元,这些民族民间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不同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赓续发展的理想和希望,也是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24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被中央宣传部评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是云南省首个获评试点的地区。

2025年,云南省将以点带面,推动更多地区获评试点。一是摸清底数,厘清云南省民间文艺的现状,加强民间文艺作品版权登记。在全省推广“民间文艺作品普查+版权登记”联动机制,建立覆盖16个州(市)民间文艺版权作品清单,重点对彝族刺绣、建水紫陶、曲靖爨陶、纳西族东巴画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登记并作数字化存证。

二是增强民间文艺作品创作主体保护意识。加强对版权保护的普法宣传教育,让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版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增强非遗传承人、艺术家和民间手工艺者等创作主体的维权意识,提高对作品未经授权被复制销售的警觉性。最大化减少民间文艺作品侵权行为,激发民族民间文化创作主体的积极性,推出更多民间文艺精品,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开发和人才培养。不断挖掘民族民间文艺,引导创作者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开发创新和版权登记,推动民间文艺作品种类和样式更具多样性,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扩大民间文艺作品消费,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民族民间文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四是推动优秀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对外交流。借助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等展会活动及省内大型的版权交易平台(中心),大力推动我省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版权交易量。依托中老铁路文化带,加大优秀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输出力度,助力民族文化“走出去”。版权保护不是将民族民间文化锁进保险箱,而是为传统文化插上创新的翅膀。通过“登记-保护-转化-传播”的完整版权保护链,让千年彝绣走进巴黎时装周,让阿佤木鼓敲响数字经济节拍,使民族文化从“深山瑰宝”变成“时代IP”。

来源:云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