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追随到定齐大功:东汉名将耿弇的传奇征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6 09:00 1

摘要:耿弇出生于扶风茂陵的一个官宦世家,其父耿况在王莽末年担任上谷郡太守。优越的家庭环境使耿弇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对《诗》《礼》等经典著作颇有研究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耿弇常常目睹郡都尉组织骑士进行军事演习,那些激烈的骑马、射箭演练,战阵与旗鼓的有序

耿弇出生于扶风茂陵的一个官宦世家,其父耿况在王莽末年担任上谷郡太守。优越的家庭环境使耿弇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对《诗》《礼》等经典著作颇有研究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耿弇常常目睹郡都尉组织骑士进行军事演习,那些激烈的骑马、射箭演练,战阵与旗鼓的有序布置,无一不让他热血沸腾,也因此,他逐渐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常研习骑射之术,钻研兵法谋略,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军事天赋和志向。

更始元年(公元 23 年),王莽被杀,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各地局势动荡不安,许多将领凭借权势随意更换郡太守和县令。耿况作为王莽任命的官员,内心充满了不安与忧虑,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决定派年仅 21 岁的耿弇前往长安,向更始帝刘玄贡献方物,表达忠心。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当耿弇行至宋子县时,听闻术士王郎在邯郸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举兵起事,一时间声势浩大。耿弇的随从孙仓和卫包信以为真,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毫不犹豫地投奔了王郎。但耿弇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知王郎此举不过是一场闹剧,其所谓的 “汉室正统” 身份更是荒谬至极。此时,又传来更始帝的行大司马刘秀在卢奴县的消息,耿弇心中一动,毅然决定北上拜见刘秀。

见到刘秀后,耿弇的非凡见识和远大抱负给刘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秀任命他为门下吏。而耿弇并不满足于此,他通过护军朱祐向刘秀请求返回上谷郡,调集军队,平定邯郸叛乱。刘秀听后,心中大为震惊,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不禁笑道:“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大志!” 此后,刘秀多次召见耿弇,与他深入交谈,愈发觉得这个年轻人思维敏锐,见解独到,对他恩慰有加 。同时,耿弇也致信父亲耿况,在信中,他毫不吝啬地赞扬刘秀的胸怀和智谋,言辞恳切地建议父亲尽早与刘秀会面,共图大业。

更始二年(公元 24 年),蓟城突发骚乱,刘秀匆忙南下,与耿弇等人失散。耿弇则独自北上,回到昌平老家 。此时,王郎与更始帝刘玄的势力都在极力争取他父亲耿况的支持,耿况一时举棋不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而耿弇在经历了这段波折后,更加坚定了追随刘秀的决心,他力劝父亲归附刘秀,认为刘秀才是真正有帝王之相的明主,跟随他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在耿弇的劝说下,耿况最终下定决心,派寇恂前往渔阳,与渔阳太守彭宠约定,各发骑兵二千、步兵一千,共同支持刘秀。于是,耿弇与景丹、寇恂率领上谷兵,和吴汉所率的渔阳兵会师南下。他们一路势如破竹,英勇奋战,击斩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攻取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所属二十二县 ,军威大振。

终于,在广阿,耿弇等人追上了刘秀。此时刘秀正在全力进攻王郎,见到两郡兵马前来支援,顿时士气大振,心中大喜,他深知这两支生力军的加入将极大地增强自己的实力。刘秀当即封耿况为大将军、归义侯,耿弇、吴汉等人皆被任命为偏将军 ,并让他们继续统领各自的兵马,跟随自己作战。此后,耿弇等人如虎添翼,随刘秀一鼓作气攻克邯郸,成功诛杀王郎,彻底平定了河北地区。

然而,随着刘秀声威日盛,他的势力逐渐引起了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和不安。刘玄深知刘秀的能力和野心,担心他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于是决定采取行动来削弱刘秀的势力。刘玄派遣使者立刘秀为萧王,试图以虚名来安抚他,同时令他罢兵,率领部下将士返回长安。此外,刘玄还派遣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企图通过更换地方官员,将刘秀在河北的势力连根拔起,瓦解他的根基。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刘秀陷入了沉思,一时不知该如何抉择。而耿弇则表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他来到刘秀面前,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言辞恳切地说道:“如今更始帝政治腐败,君臣荒淫无道,朝纲大乱。诸将在京畿之内肆意妄为,作威作福,王公贵戚们在京都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天子的命令出不了城门,下面的州牧郡守频繁被随意迁徙更换,使得百姓无所适从,士民惶惶不可终日。他们肆意虏掠财物,劫掠妇女,那些怀有金玉的大富显贵都难以幸免,平民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捶胸顿足,甚至反而更加思念王莽时期的安定。再者,如今铜马、赤眉等起义军势力庞大,拥众数十百万,而更始帝却无力剿灭,其失败已是大势所趋,为期不远。您首举义旗于南阳,大破百万之军,如今又平定河北,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地。以大义讨伐无道,只要发出号令,必然群起响应,天下只要传檄就可平定。天下是最为重要的,绝不可让外姓人得到。如今听说有使者从西方来,要您罢兵,千万不能听从。现在官吏士卒死亡众多,我愿回幽州去,增发精兵,以成大业。”

刘秀听后,犹如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对耿弇的远见卓识和忠诚之心深感钦佩和赞赏。他当机立断,拜耿弇为大将军,令他与吴汉北上征发幽州十郡兵马,扩充自己的实力。耿弇回到上谷后,雷厉风行,迅速斩杀了更始帝任命的韦顺、蔡充,吴汉也果断杀掉了苗曾,成功掌控了幽州的局势。随后,耿弇率幽州兵南下,与刘秀会合,继续转战河北各地。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耿弇身先士卒,常常亲率精锐骑兵作为前锋,冲锋陷阵,锐不可当。他们先后击破铜马、高湖、青犊、赤眉、尤来、五幡、大枪等各路农民军 ,为刘秀统一北方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东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武五年(公元 29 年),刘秀在基本平定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齐地。彼时,张步割据齐地,拥兵自重,占据了琅琊、高密、泰山、东莱、城阳、胶东、北海、济南、齐郡、甾川十郡以及千乘、平原郡的部分地区 ,拥兵约二十万,势力极为强大,成为刘秀统一天下的一大障碍。于是,刘秀决定派耿弇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等将领,领兵东进,征讨张步,以实现对东方的统一。

张步得知耿弇前来征讨的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进行防御部署。他派大将军费邑屯军历下,又分兵屯驻祝阿,还在太山钟城列数十座军营,严阵以待 。面对张步的严密防守,耿弇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谋,制定了一系列巧妙的战略战术。

耿弇率部渡过黄河后,首先进攻祝阿。战斗打响后,耿弇见城中守军负隅顽抗,便心生一计,他故意在包围圈上留出一个缺口,让城中的士兵得以逃出。正如他所料,祝阿的败兵纷纷逃奔到钟城,他们惊恐万分地向钟城的守军讲述着祝阿被攻破的惨状,使得钟城的兵民们人心惶惶,士气低落。钟城的守军本就对耿弇的大军心怀畏惧,如今见祝阿轻易失守,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城而逃 。就这样,耿弇不费一兵一卒,便轻松地取得了钟城要塞,兵不血刃地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费邑得知祝阿、钟城相继失守后,大惊失色,急忙派自己的弟弟费敢镇守巨里。巨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费邑认为只要守住巨里,就能有效地阻挡耿弇的进攻。然而,耿弇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破绽,他决定采用 “围点打援” 的战术,来打破僵局。耿弇先是驱兵进逼巨里,派人大量砍伐树木,扬言要用这些树木来填塞坑堑,以便攻城,制造出一副即将全力攻城的假象。同时,他又故意放松对俘虏的看守,让他们有机会逃回历下,将自己的计划报告给费邑。费邑果然中计,他担心弟弟费敢的安危,得知耿弇要攻巨里后,便亲自率领三万精兵,赶赴巨里救援。耿弇见费邑上钩,心中大喜,他留下三千兵力牵制巨里的守军,自己则率领精兵登上山坡,居高临下,设下埋伏。当费邑的援军进入伏击圈后,耿弇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出击,向费邑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费邑的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了混乱,很快便大败而逃,费邑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杀。耿弇砍下费邑的首级,悬挂在巨里城下,城中的守军见主将已死,顿时惊恐万分,费敢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他无心再战,率领守军弃城而逃 。耿弇乘胜追击,分兵攻城略地,连下四十余营,一举平定了济南地区,为进一步进攻张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定济南后,耿弇的军队继续东进,兵锋直指张步的都城剧县。张步为了保卫都城,派他的弟弟张蓝率领两万精兵驻守西安,各郡太守合兵一万余人驻守临淄,两地相距四十里,互为犄角之势,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耿弇率军抵达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仔细观察了西安和临淄的地形及防守情况。经过一番分析,他发现西安城虽小,但城池坚固,而且张蓝的部队精锐,防守严密,难以迅速攻克;而临淄城虽大,但其守军多为各郡拼凑而来的杂牌军,缺乏统一的指挥和训练,战斗力相对较弱,实际上更容易攻打。于是,耿弇决定采取 “声东击西” 的战术,他召集诸校,当众宣布五日后攻打西安,故意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让张蓝有所防备。张蓝得知后,果然日夜戒备,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到了第五天半夜,耿弇却突然改变计划,下令全军提前吃早饭,然后迅速集合,向临淄进发。护军荀梁等将领对此感到十分不解,他们认为应该按照原计划攻打西安,因为攻打临淄的话,西安的张蓝必然会出兵救援,这样汉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但耿弇却胸有成竹地解释道:“西安方面听说我们要攻打他们,已经日夜戒备了好几天,此时攻打,必然会遭遇顽强抵抗,难以速胜。而我们现在攻打临淄,正是出其不意,他们必定会惊慌失措,我们全力进攻,一天之内就可以拿下。一旦占领了临淄,西安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张蓝与张步被隔绝,他必然会弃城而逃,这样我们就能一举两得。如果先攻打西安,不能立即攻下,我们的军队就会被困在坚城之下,死伤必定会很多,而且即便攻下西安,张蓝也可能会退守临淄,我们还是要再次攻打临淄,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诸将听后,都对耿弇的深谋远虑佩服不已,于是按照他的命令,向临淄发起了进攻 。正如耿弇所料,临淄的守军毫无防备,被汉军的突然攻击打得措手不及。汉军士气高昂,奋勇作战,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成功攻克了临淄城 。张蓝得知临淄失陷后,惊恐万分,他深知自己孤立无援,难以抵挡耿弇的进攻,于是率领部下逃回了剧县。

耿弇顺利占领临淄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张步是一个极为强悍的对手,绝不会轻易认输,必然会前来反攻。为了诱使张步主动出击,耿弇再次施展心理战,他命令军中不得随意侵扰剧县,要等到张步出城后才发动攻击,以此来激怒张步。同时,他还把精锐骑兵隐藏在城内,只派都尉刘歆和泰山太守陈俊分别在城下布阵,故意示弱,以骄敌之。张步果然中计,他认为耿弇兵少且疲惫,不足为惧,于是亲率二十万大军,直扑临淄城下,准备与耿弇决一死战 。战斗打响后,耿弇先派刘歆和陈俊与张步军交战,自己则登上城楼,观察战场形势。当他看到张步军的攻势逐渐减弱时,立即率领精锐骑兵,从侧翼突然杀出,向张步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张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阵脚大乱,陷入了混乱之中。耿弇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的勇猛激励着汉军的士气,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与张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在战斗中,耿弇不幸被一支飞箭射中大腿,鲜血直流,但他毫不畏惧,他深知此时正是战斗的关键时刻,自己作为主帅,绝不能退缩,否则将会影响整个战局。于是,他强忍着剧痛,抽出佩剑,将箭杆砍断,然后继续指挥战斗,身边的将士们都没有察觉到他受伤 。双方从清晨一直激战到黄昏,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死伤无数。张步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耿弇的巧妙指挥和汉军的顽强抵抗下,逐渐陷入了困境,士气低落。最终,张步军抵挡不住汉军的攻击,开始败退 。

耿弇见张步军败退,知道这是消灭敌人的绝佳机会,他早已料到张步会败退,因此提前在张步的撤退路线上设下了伏兵。当张步军逃到预定地点时,伏兵四起,对张步军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张步军本就已是惊弓之鸟,此时又遭遇伏击,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四散逃命。耿弇亲自率军追击,一路追杀张步军,沿途几十里尸横遍野,张步军丢弃的辎重车辆多达两千多辆 。这一战,耿弇大获全胜,彻底击败了张步的主力部队,张步元气大伤,锐气丧尽,再也无力与耿弇抗衡。

几天后,刘秀亲自来到临淄劳军。在劳军大会上,刘秀对耿弇的卓越战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感慨地说:“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劲敌,其功又难于信也 。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刘秀将耿弇与西汉名将韩信相提并论,认为耿弇平定齐地的功劳与韩信破历下、开基立业的功劳相当,而且耿弇是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了强大的敌人,其难度比韩信袭击已降的敌人更大,充分肯定了耿弇的军事才能和卓越功绩 。 此后,耿弇继续追击张步,张步如丧家之犬般四处逃窜,最终逃到了平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步只得脱去上衣,身负斧锧,前往耿弇的军营请罪投降 。耿弇将张步押送到刘秀的行辕,然后勒兵进据平寿城。至此,耿弇成功平定了齐地,为东汉的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建武六年(公元 30 年),耿弇又参与了对陇右隗嚣的战争 。他跟随刘秀西征,与中郎将来歙、征西大将军冯异等将领密切配合,多次击败隗嚣的军队,为最终平定陇右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后,耿弇继续为东汉政权的稳定和巩固而奔波,他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先后平定了青州、徐州等地的割据势力,为东汉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耿弇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战绩。他一生共计收复四十六郡,攻下城池三百余座,且无一败绩 ,堪称东汉开国时期的一代名将。他的军事思想和战术运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历代军界所推崇 。他首创的 “围点打援” 战术,比西方同类战法早了一千八百年;在济南战役中使用的 “声东击西” 计谋,被毛泽东评价为 “解决了如何转劣势为优势的军事难题” ;其 “避实击虚” 的用兵原则,更是现代运动战理论的雏形 。

建武十三年(公元 37 年),天下基本平定,东汉政权已趋于稳固 。此时,34 岁的耿弇深知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的道理,也明白自己功高震主,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 。于是,他主动辞去大将军之职,以列侯位享受奉朝请礼遇 。此后,他闭门不出,远离政治纷争,将毕生的兵法心得整理成《耿弇兵法》十九篇 ,可惜该书现已失传 。尽管如此,他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依然通过史书的记载和后人的传颂,得以流传千古 。

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一代名将耿弇病逝,终年五十六岁 ,谥号愍侯 。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是为东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而不懈奋斗的一生 。他年少时便胸怀大志,追随刘秀,为其出谋划策,征战四方 。在战场上,他智勇双全,屡建奇功,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风范 。他不仅为东汉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遗产和精神财富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奋发图强,追求卓越,成为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 。

来源:胖五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