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检测细分第一股!聚焦高端,居国内第一,技术水平业内领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12:00 1

摘要:近期在中国反制美对等关税背景下,模拟芯片板块一马当先,模拟芯片老龙头思瑞浦继上周五20厘米涨停后今日继续大涨超11%,股价再创新高,此外一季报大超预期的模拟芯片股芯朋微也大涨近13%,还有纳芯微等多只科创芯片股在震荡市下悄然再创新高。相比远端的芯片股,近期近端

芯片界的全科医院!先进制程占比近六成,工艺节点可覆盖3nm,受半导体下行周期影响较小

海豚读次新(解读次新风云变化,挖掘成长潜力牛股)

文/海豚音

写于2025.4.17晚间

近期在中国反制美对等关税背景下,模拟芯片板块一马当先,模拟芯片老龙头思瑞浦继上周五20厘米涨停后今日继续大涨超11%,股价再创新高,此外一季报大超预期的模拟芯片股芯朋微也大涨近13%,还有纳芯微等多只科创芯片股在震荡市下悄然再创新高。相比远端的芯片股,近期近端芯片次新则表现差强人意,不少还未收复上周一暴跌的失地,但整体仍值得期待。

今日继创业板稀缺芯片股矽电股份后海豚继续说一只近端芯片股——胜科纳米,其与矽电股份一样同样较为稀缺,且近期同样已悄然受到机构席位青睐。众所周知随着半导体专业度提升,第三方检测厂商正悄然崛起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利扬芯片、伟测科技先后登陆科创,其中伟测科技更是不惧大盘震荡成了近半年多来的趋势牛股,股价翻了2.5倍多。

现如今科创再迎一只独特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标的——胜科纳米,不过与利扬芯片、伟测科技主要聚焦后道检测且为大批量全检不同,胜科纳米则为半导体实验室检测第一股,其属于小批量抽检,主要辅助芯片企业研发,也因此市场空间为百亿左右,略小于国内第三方后道检测300多亿的市场规模,但是其进入壁垒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因此胜科纳米毛利率水平较高,23年毛利率一度超54%,与同期军工检测龙头思科瑞相当,远高于伟测科技38%的毛利率水平。

与此同时因为胜科纳米业务为小批量抽检,受半导体周期影响较小,在半导体下行周期中当利扬芯片等出现下滑、亏损之时,胜科纳米利润规模仍保持大幅增长,2022、2023年分别同比大增127%、66.5%,到23年扣非利润规模已达0.86亿,超越台资同行宜特,已达台资老大哥闳康利润水平的一半左右。

也因胜科纳米具有一定的稀缺属性叠加行业地位在国内领先,上市以来公司估值一直居高不下,一如当年伟测科技上市初期的受瞩目程度,那么其质地究竟如何?能否成为下一个伟测科技?且看海豚今日为你深度剖析!

半导体检测分析贯穿于半导体产品设计、生产、封装、测试整个生产工艺中为半导体流程中,对半导体厂商优化制程、 控制良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半导体检测根据工序不同又进一步分为如下三大类:

一、前道量检测——为大批量全检,对晶圆制造过程中每一步工艺过程的质量进行两测(测量薄膜厚度、关键尺寸、检查晶圆图案缺陷等),防止不合格晶圆进入下一道工艺流程。通常由晶圆制造厂商自行购置设备进行检测,主要设备有关键尺寸扫描电子显微镜、套刻误差量测设备、视觉识别检测缺陷设备等

二、后道检测——为大批量全检,主要测试设备有测试机、探针台、分选机等,主要外资厂商有爱德万、泰瑞达、东京精密等,内资厂商有华岭股份、伟测科技、利扬芯片等。

其进一步分为如下两类——

晶圆测试:针对加工完成后的晶圆进行电性检测,在划片封装前将不合格的裸片 剔除,减少芯片封装成本。

成品测试:针对封装完成后的芯片进行功能测试,保证成品出厂合格率。

整体晶圆测试难度更高毛利率也更高,而芯片成品测试因人力成本较高且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因此毛利率较低

三、实验室测试——为特定样品检测或小批量抽检,检测对象贯穿半导体产业链任一环节、量产前或量产后的样品,主要针对失效样品进行缺陷定位与故障分析,帮助客户实现问题判定,加速产品研发与工艺升级,提高产品良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主要检测设备有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主要厂商有赛默飞、蔡司、日立等。

目前实验室检测分析通常由企业自有实验室检测,不过与厂内自建实验室的 In-House Lab 模式相比,Labless 模式减少了高端检测设备的高昂投入,更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第三方实验室技术更为领先,能给出更为中立、客观的反馈。

因此随着半导体行业专业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采用Labless 模式(“无自建实验室”),成为继Fabless后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半导体下行周期下其辅助研发功能更为重要。

目前全球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已超3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75亿美元,需求增速超半导体行业整体市场增速。而我国2023年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已达80亿,预计到2027年将达180-200亿,复合增速将超10%。

不过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因时效性要求较高且项目类型繁杂,因此区域性特点明显,市场较为分散,市场行业集中度还较低。在我国中小型半导体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达100多家,其中头部的专业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主要有胜科纳米、台资企业闳康、季丰电子、全球巨头EAG 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此外综合性检测厂商广电计量(2019自建)、苏轼试验(2020年收购宜特大陆子公司)、华测检测(2022年收购台资蔚华电子在华公司)也先后切入了该细分领域,但总体综合性检测机构专业性以及技术积累均不如头部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厂商。

胜科纳米作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初期在新加坡设立,2012年顺应国内半导体发展趋势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2016年苏州实验室建设完成,可提供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等实验类型。

2019年成立马来西亚公司从而拓展东南亚业务,2021年公司成功打造可靠性分析测试平台,并实现规模收入。

2022年公司的南京实验室、福建实验室陆续投入运营,2024年公司深圳实验室、 青岛实验室也陆续投入运营。

....

来源:海豚读次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