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观察 | 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龙岗以“青和力”重塑城区吸引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10:22 1

摘要:2025年初,随着“四有”城区发展目标的官宣,“青龙湾·青年驿站”在龙岗11个街道遍地开花,419张床位成为无数青年踏入深圳的“第一张城市名片”。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龙岗以“青和力”为支点,以住房保障为切口,构建起全周期支持体系,不仅破解了

城市的活力在于人,而青年的选择决定了城市的未来。在深圳这座平均年龄仅32.5岁的“青春之城”,龙岗区正以一场“青春革命”悄然改写城市叙事。

2025年初,随着“四有”城区发展目标的官宣,“青龙湾·青年驿站”在龙岗11个街道遍地开花,419张床位成为无数青年踏入深圳的“第一张城市名片”。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龙岗以“青和力”为支点,以住房保障为切口,构建起全周期支持体系,不仅破解了青年“落脚难”的痛点,更通过精细化服务与产业生态的深度耦合,将城区转化为青年“试炼梦想、扎根成长”的热土,上演了一场关于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礼遇青年 精准服务破解“落脚难”

青年驿站:青年“来深、留深、融深、筑梦”的第一站。

龙岗的转型,始于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硬实力”,曾让龙岗成为制造业的代名词,但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跃迁的当下,如何吸引并留住青年人才,成为这座城区必须破解的命题。2025年,龙岗区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打造“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四有”城区目标,其中“有得住”被置于关键位置,旨在为青年人才打造圆梦深圳的“第一站”。

2025年3月,龙岗区青年驿站正式揭牌,全区首批13家青年驿站启用,419张可供申请使用的床位分布于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和商圈核心区,形成东、中、西三大服务片区,主要面向来龙岗求职的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企业重点人才或团体预约人员、见习实习大学生、研学大学生四类青年,聚焦青年在求职、租房、安家等不同阶段的住房需求,免费提供最长30天拎包入住的“大学宿舍式”短期住宿,提供全周期、阶梯式的住房解决方案,致力于让龙岗成为青年“来深、留深、融深、筑梦”的第一站。

“青年驿站的本质是城市对人才的‘第一份诚意’。”龙岗团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首批启用的13家青年驿站中,80%选址于地铁枢纽1公里范围内,周边集聚了华为、大运软件小镇等12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园区,形成“出站即就业、下楼即生活”的职住生态。在城区核心地段设立青年驿站,正是龙岗对青年礼遇的生动注脚。这种空间布局的巧思,折射出龙岗“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发展哲学:通过住房保障降低青年“试错成本”,以区位优势放大就业机会,最终实现“以住引才、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

成长赋能 让青年从“落脚”到“扎根”

龙城CC公寓青年驿站。

对于万千奔赴深圳的青年而言,青年驿站意义何在?

龙城CC公寓青年驿站是广东肇庆应届毕业生黄诗影踏入龙岗这片热土的第一站。“工作人员非常热情,说后续还会为我提供就业服务,在这里,我能心无旁骛地找工作。”青年驿站的环境让黄诗影印象深刻,屋内窗明几净、整齐有序,书柜、书桌、衣柜、洗衣机、热水器、空调、网络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她准备求职、兼顾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青年驿站(坂田雪象站)距离地铁10号线雪象站仅250米,受华为坂田基地、天安云谷等产业园区形成的强大就业吸引力影响,这座青年驿站凭借“温度+效率”的双重优势,迅速受到来深青年的青睐。试运营首日,60个床位开放2小时便被预订一空。广西外国语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黎拖着行李走进青年驿站(坂田雪象站)时,对独自一人拼搏就业的忐忑被青年驿站的温暖化解,“省下的不只是住宿费,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能静下心来规划未来的宝贵空间。”小黎说。

这些只是龙岗众多青年驿站为来深青年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缩影。在龙岗,青年驿站不仅是住宿空间,更是城市与青年对话的“第一站”。龙岗区以住房为纽带,驿站内嵌“就业驿站”,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将驿站转化为人才成长的孵化器。除了就业赋能,各驿站还开设AI培训、粤语夜校等课程,满足青年人对学习知识、技能提升的需求。同时,通过“打卡龙岗”Citywalk、客韵文化体验等活动,让青年从“落脚”到“扎根”,与城市的关系从“暂住”升华为“共生”。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有得住”三年行动方案,龙岗构建了“求职落脚—租房打拼—购房置业”的全周期住房解决方案:青年驿站解决“落脚难”,“青龙栈”青年公寓将房租占比控制在收入的10%,“青龙居”计划则提供购房优惠与社区配套升级。三年内,9000间市场化房源与3000套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目标,让“住有所居”从愿景走向现实。

引才更留才 书写“青和力”城市答卷

拎包入住驿站。

对青年友好,就是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友好。龙岗的“青和力”不仅体现在政策供给,更源于产业与人才的深度共振。作为连续七年蝉联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产业大区”,龙岗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千亿级集群为基底,为青年提供“硬核”舞台。

数据显示:2024年,龙岗新登记经营主体12.1万户,总量94.2万户、全市第二,其中企业54.3万户、全市第一。龙岗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31家、增长近四成,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4家、总量实现翻番,高成长性企业群体快速增长。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与“深创赛国际赛”等平台结合,为青年提供从实习到创业的完整链路,这些产业势能将有效转化为人才机遇。

此外,龙岗将城区转化为“场景实验室”,开放智慧水务、城市管理等216个应用场景,供企业测试新技术。2024年,无人机编队点亮沙特、艾比森屏幕闪耀巴黎奥运等“龙岗智造”案例,背后正是政企协同的场景赋能。青年在此不仅能“找到工作”,更能“创造价值”。

正如入住“青龙湾·青年驿站”龙岗梨园站的毕业生王薇所言:“龙岗没有把我当外人,它教会我如何成为深圳人。”龙岗用实践表明,“青和力”不仅是床位数量,更是系统化服务能力。

数据印证了龙岗的吸引力:2024年龙岗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0%,大运天地开业5个月客流超1500万人次,“有意思”的城区形象让青年“愿意来”,而“有商机”的产业生态——2024年GDP达5901亿元、培育11个新兴赛道——则让青年“留得下”。这种软硬实力的交织,使龙岗成为青年“用脚投票”的热土。

青年驿站是城市递给人才的第一张名片,这座城市的未来,正由无数青年的选择共同定义。当“青龙湾”的灯火照亮无数青年的梦想,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在驿站留言墙写下“此心安处是龙岗”,这座城市的“青和力”叙事,已然翻开新的篇章。

版权声明:龙岗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张祥

编辑:刘芳菲 张星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