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很多受访者一样,笔者十分憎恨私域直播间中的欺老行为,希望监管部门尽快采取行动,关停相应的直播间。但换一个角度看“1元秒杀鸡蛋”、私域直播间与老人之间的关系,笔者不禁想到另一个话题:这些营销方式令老人欲罢不能,是不是也能给予正规商家启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和很多受访者一样,笔者十分憎恨私域直播间中的欺老行为,希望监管部门尽快采取行动,关停相应的直播间。但换一个角度看“1元秒杀鸡蛋”、私域直播间与老人之间的关系,笔者不禁想到另一个话题:这些营销方式令老人欲罢不能,是不是也能给予正规商家启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大“银发经济”?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笔者在调查前和很多人一样,认为沉迷于私域直播的老人多半缺乏晚辈关心、提醒,才会被直播间里的“老师”“教授”所迷惑。可调查后发现,很多子女早就发现了私域直播间的猫腻,并采取多种方式制止老人。除了苦口婆心的劝阻,他们也给予了很多关心和问候,主动为老人采购各种食品、日用品、保健品,陪老人聊天、分析骗局等;甚至通过投诉、举报,希望叫停不法商家。
那么,晚辈的做法为什么没有生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老人对“1元秒杀鸡蛋”的营销形式、私域直播间的介绍方式“情有独钟”,所以欲罢不能。
细细分析不法分子的套路,能发现他们其实精准洞察了老人们的消费喜好——
一方面,鸡蛋、洗衣液等实用的日用易耗品对老人很有吸引力,不仅能在建立私域社群时迅速招揽人气,而且能通过“累计听课兑换”等方式,把老人留在私域直播间里,保持私域社群的活跃度。
另一方面,老人对养生知识、保健食品的需求非常大,但常规的广告介绍或产品信息无法满足他们这一需求。这个时候,私域直播间的主播们充分体现了“循循善诱”“不厌其烦”“通俗易懂”“善解人意”的特长。有多少老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呢?
通过分析不法分子套路,再反观正规商家的营销方式,能明显发现其中的差异。
比如,很多正规商家也建立了私域社群,但群主只是不断往群里“轰炸”各种促销信息,几乎没有针对产品的详细介绍,导致私域社群最终沦为垃圾广告群。
再如,开设直播间的正规商家有不少,但直播内容总以“带货”为主,翻来覆去地介绍商品特点,全程“王婆卖瓜”。可对消费者关心的与商品相关的科学知识、消费技巧等,言之甚少,从而让直播内容缺乏新意。对那些想借助直播消磨时间的老人来说,更是缺乏吸引力。
在社会治理中,“堵疏结合”是常见的治理思路,对私域直播同样如此。在我们呼吁尽快关闭充斥虚假宣传内容的私域直播间时,是否也要想一想,用什么去填补老人从“上课”中获得的满足感呢?
所以,“1元秒杀鸡蛋”的营销方式以及私域直播间的留人方式,也有借鉴之处。对想掘金“银发经济”的商家而言,如果把不法分子总结出来的营销技巧用到正当的经营行为中,能否帮助老人从不法商家开设的直播间里走出来?这样,既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值得信赖的消费渠道和商品,又有助于做大“银发经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仰望悦心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