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赋能,传媒创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19:12 1

摘要:9月19日-21日,吉林省传媒学会2025年年会暨“AI大模型时代传媒领域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传媒学会主办、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承办,《现代传播》《传媒》《北方传媒研究》《电影研究》《

9月19日-21日,吉林省传媒学会2025年年会暨“AI大模型时代传媒领域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传媒学会主办、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承办,《现代传播》《传媒》《北方传媒研究》《电影研究》《吉林艺术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提供学术支持。

年会期间,学会举行了第三届一次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监事会及领导机构成员。东北师范大学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张文东再次当选新一届吉林省传媒学会会长。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传媒与艺术领域的业界精英以及省内10余所高校的师生,30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暨“AI大模型时代传媒领域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大家共同剖析技术变革下传媒业态的演进逻辑与创新方向,搭建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高端交流平台,为AI时代的传媒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张文东对学会2020-2025年的工作进行报告。他总结了学会始终高举思想旗帜,夯实学术高地、锻造传媒铁军、推动产教融合的工作实绩。同时提出学会未来将继续深化思想铸魂工程、创建智能传媒研究平台、实施传媒英才计划、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繁荣本土文化创作、强化公益担当等六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并表示学会将紧密联系全体会员单位和广大传媒学界、业界同仁,构建开放协同生态,建强学术之地、擘画发展新篇。

主旨演讲环节亮点纷呈,四位知名专家和业界精英分别围绕数智视听、媒体融合、AI创作、短视频运营等前沿议题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以《数智视听创新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为题进行主旨演讲。杨乘虎教授以上海高校专业作品《AR爸爸》为例,深入剖析AIGC技术应用中引发的真实性与伦理问题,强调需要重新审视智能时代真实与虚构的艺术边界,重点关注专业化应用中的版权确认、创作权属等法律和伦理规范。他强调,虽然技术实现了“平权”,但人的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与艺术转化能力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呼吁推进技术与艺术、规范与创新的深度融合,构建符合中国审美与文化特征的视听创作新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家舆情实验室执行主任沈浩发言的题目是《认知再认知,AIGC趋势与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沈浩教授指出,国家布局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重点实验室分别从内容认知、生产集成与未来形态切入,推动传媒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传媒已从“信息传播”迈向“认知传播”时代,但AIGC技术亦带来伦理与认知挑战,不仅颠覆内容生产模式,更关乎意识形态安全。媒体需在技术赋能下承担意识形态构建的责任,树立文化自信与国际认知,同时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创新。

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刘毅带来“AI时代的剧本创作”主旨演讲。他结合自身创作实践,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剧本创作流程带来的深刻变革与行业影响。AI工具已在资料搜集、创意构思、人物设定与结构优化等环节展现出显著优势,但AI目前仍难以替代人类创作者在情感共鸣、审美判断和人性洞察等方面的核心价值。未来的编剧创作将是“人机协同”的新模式,创作者需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善用AI工具辅助艺术表达,同时坚守人文精神和艺术追求,才能在智能时代持续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数字视觉设计与呈现专委会常委、知名互联网达人博主木子则聚焦“短视频全链路创作与运营增长策略”,强调知识类内容在短视频平台打造爆款需突破传统表达逻辑。木子女士以自身孵化多个百万粉丝账号的经验为例,指出短视频流量核心在于“先建立用户认同再传递知识”,优质知识IP应通过“反认知观点输出”“场景化故事包装”和“差异化人设构建”三大策略提升传播效果。同时,她提醒,平台算法更倾向扶持接地气和具有场景沉浸感的内容,过度追求专业性反而会削弱内容传播力。

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还举行了一场专家研讨会和四场分论坛。来自省内10余所高校传媒专业的负责人围绕“AI大模型时代下的传媒学术特点与学科专业建设”展开充分而热烈地研讨;四场分论坛分别以“媒体深度融合与全媒体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传播变革”“‘走出去’与中国电影美学创新”“融媒体时代我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与变革”为主题,覆盖传媒研究多个重点领域。50余位青年学者展开学术交流与成果分享,兼具技术前瞻性与人文反思,为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传媒生态提供了学术支撑与路径参考。

本次年会聚焦人工智能与传媒融合创新前沿问题,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达到预期目标。站在新起点,学会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为吉林省传媒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丁鑫茹、郑晨洁)

来源:吉刻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