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央网信办“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迎来全面深化,将针对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AI技术滥用乱象、涉企网络“黑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等八大网络乱象进行整治,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成效,营造更加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2025年,中央网信办“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迎来全面深化,将针对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AI技术滥用乱象、涉企网络“黑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等八大网络乱象进行整治,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成效,营造更加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数字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人们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愈发感受到网络空间暗流之下的隐痛。八类乱象如同八面镜子,折射出数字时代的治理困境:某些账号为博取关注炮制“量子速读”“塑料大米”等反智谣言,在社交平台上掀起认知海啸;短视频平台中,精心设计的悲情剧本、虚构的创业神话编织成情感陷阱,将用户困在精心设计的流量迷宫里。更具隐蔽性的是AI技术的异化,当换脸技术被用于伪造明星代言,深度合成语音模仿亲人声音实施诈骗……
此次专项行动直指网络空间的核心弊病,直面最新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显示出治理思维与科技发展同频共振的前瞻性。同时也传递出清晰信号: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延伸到哪里,文明秩序就必须覆盖到哪里,任何技术创新都不能突破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构建清朗网络生态,既需要雷霆手段,更呼唤治本之策。教育部门应大力推进数字素养提升行动,鼓励网民参与内容共治,让每个网民都成为网络空间的守护者;监管部门可建立“红黄蓝”信用评级体系,对屡教不改的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算法定期审查机制;企业更需切实担负社会责任,强化“科技向善”理念,主动过滤违规内容,筑牢应对有害信息的第一道防线。
“清朗”专项行动自2021年首次启动以来,已持续开展五年,成为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品牌工程。这一系列行动以年度为单位滚动推进,每年聚焦不同领域的突出问题,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网络生态的治理体系:一是治理对象从单一领域向复合生态演进,从最初的“饭圈”拓展至AI技术滥用、跨境数据流动等前沿问题;二是治理手段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转型,逐步建立账号信用评级、内容溯源等技术监管体系;三是治理主体从行政主导转向多元共治,通过开通举报专区、强化平台责任等方式调动社会参与。
回望“清朗”专项行动五年征程,这项治理工程已形成常态化、精准化、前瞻性的治理模式,正持续为网络文明建设注入制度动能。期待通过2025年专项行动,让每一寸网络疆域都闪耀文明之光,每一次点击滑动都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互联网这片星辰大海必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来源:汉台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