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治题材微短剧《法官的荣耀》近日在红果短剧首发,央视频、澎湃新闻同步上线,山东卫视、东方卫视跟播,剧集聚焦基层法官工作日常,以老人赡养、孤女抚养等5个乡村“小案”为核心,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的乡土故事。
法治题材微短剧《法官的荣耀》近日在红果短剧首发,央视频、澎湃新闻同步上线,山东卫视、东方卫视跟播,剧集聚焦基层法官工作日常,以老人赡养、孤女抚养等5个乡村“小案”为核心,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的乡土故事。
《法官的荣耀》讲述了主人公林子涵(刘美含 饰)大学毕业后,以乡村法官助理的身份协助老法官张志民(霍青 饰),逐步成长为一名充满使命感和信念感的法官。该剧入选了第一届法治中国“三微”作品展播活动片单、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节目,以及“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第三批推荐剧目。
在创作上,《法官的荣耀》采用了现实题材长剧的制作手法。剧集全程在山东省沂源县实地拍摄取景,剧情中的每个故事均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剧中的两位法官形象也取材于真实的基层法治队伍,反映的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剧集主创团队深入沂源县基层法庭采风,与法官同吃同住,收集真实案例,并邀请资深法律专家对案件细节和台词进行把关。剧中群演由当地村民参与演出,村民的对话也以当地方言为主。
剧中场景如“树下挂国徽开庭”“灶台旁普法”均源于现实。在制作上,服装做旧处理、方言使用等细节强化了真实感。剧中,老法官张志民在田间调解纠纷时,既严格执法,又对村民的困境共情,体现了法律刚柔并济的特质,作品的平视视角打破了传统普法作品的说教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法官形象。
相较于传统长剧,《法官的荣耀》通过快节奏、强反转的叙事模式,契合观众碎片化观看习惯,并以高密度情感张力吸引用户停留。相比早期微短剧作品的价值导向偏差问题,不少观众发现当下微短剧的立意越来越高,成为现实生活的映射。
今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微短剧+”行动计划,推动微短剧与千行百业结合。作为跨界融合的全新尝试,《法官的荣耀》也印证了微短剧在行业叙事与传播中的多重潜力:通过“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情感共鸣替代单向说教,以技术赋能扩大影响力。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微短剧已经从最早期的野蛮生长发展到如今全行业践行精品化生产路径,同时也在逐渐重构主旋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范式。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