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作为国内卫视一哥,地位举足轻重,其播放的电视剧收视率一般远较其它卫视高。但今年以来除《三叉戟2》《无所畏惧2》等少数赢得较好口碑外,《陌上又花开》《大河之水》《六姊妹》《北上》《我的后半生》等纷纷翻车。赚足了热度却失了口碑,有的剧甚至豆瓣评分不及格,实在有
央视作为国内卫视一哥,地位举足轻重,其播放的电视剧收视率一般远较其它卫视高。但今年以来除《三叉戟2》《无所畏惧2》等少数赢得较好口碑外,《陌上又花开》《大河之水》《六姊妹》《北上》《我的后半生》等纷纷翻车。赚足了热度却失了口碑,有的剧甚至豆瓣评分不及格,实在有损央视颜面。
就拿刚刚收官的电视剧《我的后半生》来说,豆瓣评分仅为5.4分,许多观众是边追剧边吐槽。
其实,《我的后半生》汇集张国立、张丰毅、周野芒、杨童舒、严晓频、丁嘉丽、许娣、郑卫莉、佟大为、梅婷、王真儿等一众老中青实力派演员,演员陈容非常强大。
许娣《我的后半生》剧照
就连饰演剧中粗门大嗓、咋咋呼呼的孙宝琴的许娣,备受观众诟病,其实也较圆满完成了角色要求。至于张丰毅、周野芒、杨童舒、严晓频、丁嘉丽等老戏骨更是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
所以,中国不缺优秀的演员。而《我的后半生》之所以被批剧情悬浮不接地气、狗血上头,还是剧本和编剧问题。《我的后半生》改编自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的王蒙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按说依葫芦画瓢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的后半生》编剧蓝小汐
但编剧按其所谓的“加减法”减去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加上了许多不合逻辑、有违常理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没有把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价值取向和美学风格特质当作第一原则,改编自然失败。
电视剧《北上》编剧赵冬苓
同样,电视剧《北上》更是在这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北上》编剧赵各苓可是有国内金牌编剧之称,也是业内大咖,地位稳固。可她偏偏把原著小说《北上》进行了魔改,除人物、极少部分故事情节与原著有关联外,改得面目全非。最后,有如此江湖地位的赵冬苓改编的电视剧《北上》,也不得不靠原著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喙头吸引人气。
至于《陌上又花开》《大河之水》《六姊妹》等剧,关键也是败在剧情,实际就是败在剧本和编剧。细究其来,中国影视剧的导演负责制转变为编剧中心制已是迫不及待、呼之欲出。
中国电视剧(电影也如此)既缺好剧本又缺优秀编剧与中国影视行业的现状有关。在中国,一些没名气的编剧写的剧本,往往稿酬就是几万元。稍有名气的编剧,其创作的剧本也就是卖到十几万。即使金牌编剧的剧本卖到上百万,但和主要演员每集片酬就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相比仍是小巫见巫。
除了稿酬低限制了编剧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编剧在剧组的地位低,一般排不进剧组前四。其创作权得不到保护和应有的尊重,面对导演负责制之下的导演和投资方的不合理要求,随意删改剧本,编剧往往打碎了牙只能往肚里咽。著名作家周梅森为保证自己的原著不被胡编乱改,不得不在根据自己原著的《绝对权力》《忠诚》《我主沉浮》《人民的名义》等电视剧亲自担任编剧。
周梅森
而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办法就是影视剧由导演负责制转为编剧中心制。其实,编剧中心制已在欧美日韩实行多年并已运用成熟。就是投资人选择编剧,一旦选定,在影视制作过程中,以编剧为主导地位,编剧可以挑选演员、导演,负责拍摄过程中的所有事务,其影响力贯彻整个制作始终。编剧在剧组不仅有话语权,更能维护自己的创作权,其酬劳甚至超过演艺名星。
来源:雨打芭蕉樱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