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奔跑吧》第13季官宣孟子义等新成员加入时,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欢呼"终于等到她",也有人质疑"节目要靠流量救场了吗?"。这背后折射出一个行业现象:老牌综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而流量明星的输血效应,正在成为它们续命的关键。
当《奔跑吧》第13季官宣孟子义等新成员加入时,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欢呼"终于等到她",也有人质疑"节目要靠流量救场了吗?"。这背后折射出一个行业现象:老牌综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而流量明星的输血效应,正在成为它们续命的关键。
让我们先看看这季新加入的流量担当们交出的成绩单:孟子义微博粉丝突破2000万,单条商务动态点赞量常破百万;张真源所在的时代少年团新专辑销量破亿,个人话题阅读量超50亿;范丞丞主演剧集《要久久爱》播出期间,带动节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17次。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实实在在的注意力经济。
更值得注意的是,节目首期录制路透视频中,孟子义Y2K造型的短视频播放量8小时破800万,远超其他成员。这种"一人带全队"的传播效应,正是老牌综艺最渴求的新鲜血液。
《奔跑吧》走过13季,面临着所有长寿综艺的共同困境:观众审美疲劳、游戏模式固化、成员默契度下降。数据显示,第12季平均收视率较巅峰期下降37%,网络播放量缩水近半。这不是个案,《极限挑战》《王牌对王牌》等老牌综艺都经历过类似的抛物线式下滑。
但《奔跑吧13》首站录制后,舆情监测显示节目声量环比上涨210%,搜索指数重回综艺榜前三。流量明星就像一剂强心针,让渐显疲态的老牌IP重新焕发活力。这种输血不是简单的粉丝导流,而是通过新老碰撞产生化学反应,激活节目的内生创造力。
真正的成功案例从不依赖单方面输血。周深在节目中用编钟破译楚文化密码的片段被官媒转发,证明流量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放大器;范丞丞捡垃圾的表情包出圈,显示娱乐性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这些都不是策划出来的"人造热点",而是内容与人格魅力的自然发酵。
节目组巧妙地将流量转化为内容生产力——张真源的脑力担当、孟子义的综艺感、范丞丞的舞蹈特长,都成为叙事的新支点。这种"用人所长"的策略,让流量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沉淀为节目质感的一部分。
当我们在讨论流量明星时,其实是在讨论内容行业的新陈代谢。老牌综艺就像一棵大树,需要新鲜枝叶才能保持常青。《奔跑吧13》的尝试告诉我们:真正的续命之道,不是简单输血,而是创造能让新血与旧脉交融共生的生态系统。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能让人停下脚步的,永远是有温度的内容,而不是冰冷的数字。
来源:初夏已至讲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