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是中国走哪,美国就跟到哪。中方高层的专机刚从越南河内离开,美国国务院便宣布,负责东亚暨太平洋事务的资深官员丹尼尔·欧尼尔将于4月16日至25日访问越南、柬埔寨、日本及夏威夷。这一时间点的“巧合”,似乎越南甚至是东南亚,未来或将成为中美博弈的新战场。
现在是中国走哪,美国就跟到哪。中方高层的专机刚从越南河内离开,美国国务院便宣布,负责东亚暨太平洋事务的资深官员丹尼尔·欧尼尔将于4月16日至25日访问越南、柬埔寨、日本及夏威夷。这一时间点的“巧合”,似乎越南甚至是东南亚,未来或将成为中美博弈的新战场。
在短短两天的访问中,中越签署了45项合作协议,涵盖贸易、基建、科技、能源等领域。这对越南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不久前,特朗普政府全球发起“对等关税”,其中越南高达46%,理由是越南从中国进口太多零部件,再组装出口到美国,属于“变相帮中国赚钱”。
中国这次给的合作项目,相当于给越南经济“打补丁”,榴莲、荔枝等农产品直接走新修的铁路,运输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小时,光这一项每年就能让越南农民多赚50亿美元。
看着中越密切合作,美国显然坐不住了。但美国那边可坐不住了。要知道,中国已经连续20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方生意往来达到260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全年GDP的三分之一。中国在越南投资的工厂有310亿美元,从手机零件到衣服鞋子,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中国企业的影子。
美国的应对办法还是老套路。特朗普政府之前突然宣布对越南商品加征46%关税,理由是越南从中国买零件组装后卖给美国,等于“帮中国赚钱”。越南第一时间跪下,随后美方宣布暂缓90天加税,说来说去,就是越南白跪了。
但不久前美国财长贝森特又透露,美越已同意就对等贸易问题启动正式谈判,谈了些什么,贝森特没说,据此推测欧尼尔此行,大概率是进一步讨论关税和贸易问题。
可以看到,夹在中美之间的越南很会打太极。他们刚和中国签完大单,转头就和美国谈判,将“竹子外交”演绎得淋漓尽致。
之前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后,越南提出对美商品零关税以换取豁免,看起来做了很大让步,实则暗藏玄机,就是用市场准入换产业链机会,细算下来越南并没有损失。特朗普也看清了这一点,所以越南跪了也白跪。既如此,就换个“大腿”,中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越南就是“两面下注”:一方面加紧与中国合作,对冲美方关税影响,另一方面也和美方谈判,寻找关税豁免机会。与此同时,越南推进“撤县并省”改革,将63个省级单位合并为34个,削减行政层级以提升效率。此举既为承接产业转移铺路,也试图减少外部势力对地方政治的渗透。
越南的处境其实是整个东南亚的缩影。马来西亚总理最近呼吁东盟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美国关税,但内部意见根本不统一,菲律宾亲美立场坚定,印尼、越南则倾向务实合作。
不过,东盟还有一个最大的盾牌——RCEP。这个全球最大自贸区覆盖15个国家、30%世界人口,中越现在通过这个框架,把越南出口美国的商品先运到泰国转一圈,贴上“泰国制造”的标签,就能绕过美国的原产地审查,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除了明面上的贸易战,中美还在打一场“钱包战争”。中国正在东盟22国试点数字人民币,现在中越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20%。越南有个物流园成了数字人民币首个海外锚点,相当于在美元体系上撕开个口子。这招不仅方便企业,更让东南亚国家逐渐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中美在东南亚的博弈,本质上是两种模式的较量。美国依赖关税大棒和军事同盟维系霸权,而中国通过产业链整合构建“命运共同体”。越南的选择很有代表性。这个曾经想在中美之间“鸡蛋分篮放”的国家,现在用中企修的高铁运榴莲,用华为建的5G网络直播卖货,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虽然中美在东南亚的较量还没到“大结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场“高手过招”,中国已经稳稳占了上风。就像下围棋,中国早早在棋盘上落子布局:修铁路串起中南半岛、建港口连通马六甲、搞电商覆盖6亿人口。现在连卖榴莲的老农都知道,跟着中国做生意,货走得快、钱来得稳。反观美国,只能亦步亦趋被动应对。
来源:中国台湾王裕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