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动校园德育与慈善文化深度融合,5月12日,沈阳铁路第五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沈阳宋世辉公益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宋世辉老师。他以“赓续雷锋精神 弘扬慈善文化”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的德育实践课。
为推动校园德育与慈善文化深度融合,5月12日,沈阳铁路第五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沈阳宋世辉公益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宋世辉老师。他以“赓续雷锋精神 弘扬慈善文化”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的德育实践课。
聘书颁授,家校社协同注入新动能
活动伊始,一场庄重的聘任仪式拉开序幕。责任校长伊君代表学校,郑重地向宋世辉老师颁发“德育副校长”聘书。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上,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
伊校长在致辞中满怀期待地表示:“我们期望借助宋老师丰富的专业经验与强大的公益力量,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学雷锋+公益实践’德育体系,用心培育出一批批有温度、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宋世辉老师也坚定回应,未来将全身心致力于推动雷锋精神与慈善文化常态化融入校园生活,助力青少年稳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引领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坚定前行。
主题宣讲,时代诠释雷锋精神与慈善启蒙
主题宣讲环节,宋老师以青年歌手的独特身份率先登场,用他的代表作《沈阳给你整个世界》等歌曲,巧妙地将音乐与公益融合,让艺术成为传递公益力量的桥梁。他结合自身十年支教的难忘经历,以及带领千名少先队员参与400余场公益活动的宝贵实践,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公益即爱与希望的传递”这一理念。
在互动环节,宋老师以生活实例,如“垃圾分类宣传是公益,地震捐赠是慈善”,生动形象地区分了“公益”与“慈善”的概念。他还特别引导师生向沈阳本土榜样致敬,像11次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李维波、坚守环卫一线40年的苏广林、用行动践行志愿精神的杨东文……这些身边英雄的故事,让雷锋精神变得更加亲切可感,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实践引导,多元路径点亮青少年公益梦想
作为沈阳市禁毒、反诈、燃气安全等领域的公益形象大使,宋世辉老师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参与公益的“微行动”指南,涵盖环保志愿、红色宣讲、闲置义卖、应急救护普及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他重点介绍了“益人益家青少年家庭成长服务项目”“小小慈善家关爱困境儿童助学项目”等品牌公益活动,充分展现了公益教育的创新性与系统性,为同学们打开了参与公益的新视野。
活动接近尾声时,宋老师向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赠送定制版《雷锋日记》纪念笔记本,并亲笔题写“学习雷锋好榜样,点亮人生”“做追光少年”等温暖又励志的寄语。学生代表也积极表态:“今后要从整理图书角、参与社区垃圾分类这些小事做起,让雷锋精神实实在在地照进日常生活。 ”
实践引导:多元路径点亮青少年公益梦想
作为沈阳市禁毒、反诈、燃气安全等领域公益形象大使,宋世辉老师为学生提供参与公益的“微行动”指南:环保志愿、红色宣讲、闲置义卖、应急救护普及等。他重点介绍“益人益家青少年家庭成长服务项目”“小小慈善家关爱困境儿童助学项目”等品牌活动,展现公益教育的创新性与系统性。
活动尾声,宋老师向互动学生赠送定制版《雷锋日记》纪念笔记本,亲笔题写“学习雷锋好榜样,点亮人生”“做追光少年”等寄语。学生代表表态:“要从整理图书角、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做起,让雷锋精神照进日常生活。”
薪火相传,构建慈善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此次活动,不仅是沈阳铁路第五小学“学雷锋”主题教育的一次创新实践,也是沈阳市慈善宣讲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正如宋世辉老师所说:“志愿服务有你更精彩。”未来,学校将与沈阳宋世辉公益发展中心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打造“青少年慈善宣讲团”、开设“公益实践课程”等特色载体,推动雷锋精神从“校园小课堂”迈向“社会大课堂”,让慈善文化在新时代青少年的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
来源:宋世辉文艺爱心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