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尖扎县坚持“五个聚焦”保障民生增福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17:03 1

摘要:近年来,黄南州尖扎县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首位,统筹抓好教育、医疗、就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及社会兜底保障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黄南州尖扎县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首位,统筹抓好教育、医疗、就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及社会兜底保障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民生之基,教育事业优质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深入各类学校开展调研,坚持高标准召开教育发展大会,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汇报,细化安排部署,优化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党建机制,27名县级领导常态化上党课,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对接央视平台举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鹿鸣课堂”公开课,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渠道、多途径争取中央、省州和对口援建以及东西部协作资金,3年投资2.96亿元,新建14座单体教学楼,改造提升17所学校基础设施,投资1.82亿元建设州新时代高级中学,打造全州唯一一所民族团结红军小学,推行联合化、集团化办学机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28%,全县中考升学率连续8年名列全州第一。严格落实助学政策,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结对帮扶全覆盖,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补助资金 4210.19万元,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聚焦民生之需,医疗改革有序推进。在县人民医院增设6台“智慧医疗一体机”,完成“三电子两支付”数据场景建设,实现与青海省医保局网络结算窗口对接,成为全州首个启用医保移动支付业务接口的二级公立医院。采用医保电子凭证、身份证刷卡、刷脸等就医结算方式,在全州率先实现村卫生室医保刷卡系统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就医结算难”问题,实现医保服务“村村通”。总投资1.7亿元的县医院新院区完成搬迁,建成6个省级重点专科,配备CT、MRI等先进设备,县藏医院妇科完成省、县共建中藏医特色专科建设,大幅度提升了县域诊疗能力和中藏医特色诊疗水平。县医共体、县藏医院专业骨干现场指导24人次,开展巡诊坐诊72人次、中藏医适宜技术指导培训4次,10所乡镇卫生院门诊接诊11724人次,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便利性显著提升,初步构建了“小病在基层,康复在乡镇”的就医新格局。

聚焦民生之本,就业渠道全面拓宽。依托大数据平台,创新搭建微信服务平台,组织3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暨就业岗位对接活动,帮助本地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深入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精准提供岗位900个,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21期,培训 1025人次,帮助本地毕业生和劳动力就业竞争,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2人,劳动力转移就业2144人(次),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有效保障了重点群体就业,筑牢就业民生底线。以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聚焦“灵秀尖扎乡村游”特色品牌,带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395人稳定增收,近年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4亿元,“灵秀尖扎乡村游”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旅游饭”。

聚焦民生之安,宜居品质全面提升。总投资4.7亿元实施供水厂提标改建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县城主干道公交站、城镇居民节水改造等民生保障项目27项,城镇基础设施安全性和公共服务便利性显著提升。累计投资约2300万元,实施和美乡村建设项目6项、54户农牧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工程、尖扎滩乡石乃亥村道路整治项目,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和道路交通条件全面优化。深入推进街长制工作,巩固提升全县城镇环境整治成果,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工作,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群众生活环境整洁度和舒适度显著提高。

聚焦民生之忧,社会保障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动态监测管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5万人,确保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坚持“应缴尽缴”原则,明确收缴目标,倒排收缴时限,全县“两金”征收率达99%,筑牢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屏障。持续规范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去年以来,全县城镇职工跨省异地备案35人、城乡居民跨省异地备案97人,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落实民政事前事后救助机制,积极对接并持续跟进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开展精准帮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2024年,对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对象及困境儿童等8526人实施救助,发放补贴5301.28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来源:黄南州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