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封神之战:七万大破契丹三十万,第一支箭射向了耶律阿保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14 08:40 1

摘要: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病逝,临终之际,李克用将三支箭郑重地交给了儿子李存勖,嘱咐他务必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以除心头之患;二是征讨契丹,安定北方边境,抵御契丹的侵扰;三是消灭世敌朱温的后梁政权,恢复唐朝的统治。

五代十国幽州大战:雄据北方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领30万 契丹铁骑南下,试图一举入主中原,李存勖出兵七万前往抵挡,草原饿狼和沙陀勇士在幽州展开了大战

李嗣源率领 3000骑兵先锋拼死力战,直接打崩了万余契丹骑兵,随后主力压上

七万大破契丹30万,耶律阿保机狼狈退兵!

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病逝,临终之际,李克用将三支箭郑重地交给了儿子李存勖,嘱咐他务必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以除心头之患;二是征讨契丹,安定北方边境,抵御契丹的侵扰;三是消灭世敌朱温的后梁政权,恢复唐朝的统治。

三支箭,第一支指向契丹,第二支指向刘仁恭,第三支指向后梁,李存勖全都做到了。而第一支箭指向了耶律阿保机!

幽州之战爆发

正如同一战一样,幽州大战有自己的萨拉热窝,李存勖之弟李存矩担任新州团练使,统领山后八军 。他为人骄纵,不恤士卒,在征兵过程中,强行勒令民众提供马匹,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十头牛才能换一匹马,许多家庭因此倾家荡产,军中上下也是怨声载道。而李存矩竟还打起了部下卢文进女儿的主意,强行纳其为侧室。卢文进虽心中愤恨,但迫于李存矩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终于,士兵们的不满情绪在祁沟关爆发,一场兵变如狂风骤雨般袭来,愤怒的士兵们杀死了李存矩。卢文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虽抚尸大哭,但已无力挽回局面,无奈之下,被众人拥为主帅。他深知自己已与李存勖决裂,为求自保,率部叛逃到了契丹。​

卢文进的叛逃,在当时的局势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不仅熟悉山后地区的地形和军事部署,还掌握着许多中原地区的军事机密和先进的军事技术。他的到来,让耶律阿保机如获至宝。耶律阿保机对卢文进极为重视,给予他高官厚禄,卢文进也为了讨好耶律阿保机,将自己所知的中原军事知识和攻城战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契丹人。他教契丹人制造攻城器械,如云梯、冲车等,还传授他们如何挖掘地道攻城,以及如何排兵布阵进行野战。在卢文进的帮助下,契丹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野心也愈发膨胀,开始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频繁南下侵扰。​

很快,在卢文进的引导下,耶律阿保机亲率 30 万契丹大军,气势汹汹地南下,目标直指幽州。这 30 万大军,皆是契丹的精锐之师,他们骑着矫健的战马,手持锋利的弯刀,在草原上纵横驰骋,所到之处,烟尘滚滚,宛如一股黑色的洪流,势不可挡。幽州节度使周德威得知契丹大军压境,立刻整军备战。然而,面对契丹如此强大的兵力,他深知己方力量悬殊,虽奋力抵抗,但在契丹的猛烈攻击下,最终还是不敌,被迫退至幽州城内坚守。​

耶律阿保机率领契丹大军将幽州城团团围住,一场惊心动魄的围城之战就此拉开帷幕。契丹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连绵的营帐一眼望不到尽头。他们日夜攻城,喊杀声震天动地。卢文进更是亲自指挥,运用他所传授的攻城战术,让契丹军队对幽州城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契丹军队架起云梯,试图攀爬城墙;挖掘地道,企图从地下攻入城中;还使用冲车,猛烈撞击城门。一时间,幽州城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城中军民人心惶惶,仿佛置身于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可能被吞没 。周德威一面组织军民顽强抵抗,一面派人向李存勖紧急求援,幽州城危在旦夕,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即将来临。​

李存勖在收到周德威的求援信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此时,他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黄河一线,与后梁军队对峙,双方战事胶着,互不相让。若分兵救援幽州,势必会削弱对梁作战的力量,给后梁可乘之机;可若不救援,一旦幽州落入契丹之手,北方门户大开,契丹铁骑便能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关键时刻,李存勖紧急召集诸将商议对策。一时间,营帐内众说纷纭,将领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的将领认为,契丹兵力强盛,且来势汹汹,此时救援幽州,胜负难料,不如暂时放弃幽州,集中兵力先对付后梁,等解决了后梁这个心腹大患,再回过头来收复幽州。他们担心救援幽州会损兵折将,让晋国元气大伤,还可能导致两面受敌,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然而,李嗣源、李存审和阎宝三人却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出兵救援幽州。李嗣源心急如焚,向前一步,慷慨激昂地说道:“周德威乃我晋国的社稷之臣,如今他被困幽州,孤城危在旦夕。若不及时救援,一旦幽州城破,周德威战死,不仅我军士气会受到重创,契丹必然会更加嚣张,长驱南下,我晋国腹地将再无安宁之日。”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担忧,对周德威的安危和幽州的局势深感忧虑 。​

李存审也神色凝重地补充道:“契丹军队虽多,但他们深入我境,后勤补给困难,且不熟悉中原地形。我军若能抓住时机,出奇制胜,定能击败契丹。况且,幽州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乃是我晋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详细分析了契丹军队的弱点和幽州的战略重要性,试图说服其他将领 。​

阎宝则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如今我军若坐视不理,不仅会寒了幽州军民的心,也会让天下人耻笑我晋国胆怯。我愿率军出征,与契丹决一死战,为我晋国扬威。”

李存勖静静地听着众人的意见,心中反复权衡利弊。他深知,这是一个关乎晋国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一旦失误,将万劫不复。他想起了父亲李克用临终前的嘱托,那三支箭仿佛就摆在眼前,讨伐契丹,安定北方边境,正是父亲的遗愿。如今,契丹来犯,自己怎能退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存勖终于下定决心,出兵救援幽州。他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将,大声说道:“昔太宗得一李靖犹擒颉利,今吾有猛将三人,复何忧哉!我决定出兵救援幽州,誓要将契丹赶出我晋国领土 。” 李存勖的话语犹如洪钟般响亮,回荡在营帐内,给众将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就此拉开了

李嗣源深知幽州危在旦夕,一刻也不敢耽搁,率领着 3000 骑兵先锋,如同一把利刃,向着幽州疾驰而去。他们沿着山路向东急行军,人皆双马,日夜兼程,马蹄声急促而沉重,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艰辛,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当他们翻越大房岭,即将驰出山口时,前方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心头一紧。只见山口已被契丹万余骑堵住,密密麻麻的契丹骑兵,如同一群黑色的蚂蚁,布满了整个山口。他们骑着高大的骏马,手持长枪和弯刀,在阳光下,刀刃闪烁着寒光,仿佛在向晋军示威 。​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晋军将士们顿时陷入了慌乱之中。他们长途跋涉,早已人困马乏,而眼前的契丹骑兵却以逸待劳,且兵力数倍于己。众人心中都涌起了一股绝望之情,不少人脸上露出了畏惧之色,队伍中弥漫着紧张和恐惧的气氛 。​

李嗣源见此情景,心中暗自焦急,但他深知此时必须冷静,不能乱了阵脚。他当机立断,命令大队人马稍息待命,自己则带着养子李从珂以及百骑亲卫,驱马飞驰赶到了阵前。他深知,作为将领,必须身先士卒,才能鼓舞士兵的士气。​

李嗣源来到阵前,望着眼前的契丹大军,心中毫无惧意。他摘下头盔,露出坚毅的面容,扬起马鞭,用流利的胡语厉声斥责契丹人道:“汝等无故犯我疆场,晋王命我率百万之众,先解幽州之围,后直抵西楼,灭汝种族!”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在山谷间回荡,充满了威严和气势。契丹骑兵们听到这番话,都不禁为之一震,他们没想到,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下,晋军将领竟然还敢如此嚣张 。​

李嗣源骂完之后,不等契丹人反应过来,便挥舞着铁挝,率先冲入了契丹军阵。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敌阵中左突右冲,所到之处,契丹士兵纷纷倒下。他的养子李从珂和百骑亲卫也紧紧跟随其后,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勇猛无畏地冲向敌人。他们在敌阵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一时间,契丹军阵大乱 。​

在李嗣源的带领下,晋军士气大振,原本畏惧的士兵们也纷纷鼓起了勇气。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向着契丹军阵冲了过去。三千骑兵如同汹涌的潮水,向着万余契丹骑兵发起了猛烈的冲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大地 。​

契丹骑兵虽然人数众多,但被李嗣源的突然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没想到,晋军竟然如此勇猛,敢于主动发起攻击。在晋军的猛烈冲击下,契丹军阵逐渐出现了破绽。李嗣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他率领着骑兵,朝着契丹军阵的薄弱之处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拼尽了全力。晋军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突破契丹的防线,救援幽州。而契丹骑兵也不甘示弱,他们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试图稳住阵脚,将晋军击退。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成了小溪,战争的残酷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李嗣源发现了契丹军的指挥中心。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决定擒贼先擒王。他带领着数十名精锐骑兵,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契丹军的指挥中心。他们在敌阵中穿梭自如,很快就冲到了契丹酋长的面前。李嗣源大喝一声,手中的铁挝如同一道流星,狠狠地砸向契丹酋长。契丹酋长躲避不及,被李嗣源一挝击中,当场毙命 。​

契丹酋长的死,让契丹军彻底失去了指挥,陷入了混乱之中。晋军趁机发起了总攻,他们如同一群饥饿的猛兽,向着混乱的契丹军发起了最后的冲击。在晋军的猛烈攻击下,契丹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四散逃窜。晋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斩获无数。原本堵在山口的万余契丹骑兵,就这样被李嗣源率领的 3000 骑兵先锋打得大败,晋军成功地冲破了契丹的防线,向着幽州继续前进 。

李嗣源率领先锋部队成功突破契丹防线后,与李存审、阎宝率领的主力大军会合,继续向着幽州前进。一路上,他们遭遇了契丹军队的多次阻击,但晋军将士们士气高昂,在李嗣源等人的带领下,奋勇拼杀,一次次击退了契丹军队的进攻 。​

当晋军进至距离幽州城不远的地方时,终于与耶律阿保机亲自率领的契丹主力大军遭遇。只见契丹军队漫山遍野,一望无际,他们的营帐连绵不绝,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30 万大军的气势震撼人心。耶律阿保机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披华丽的铠甲,头戴金盔,目光冷峻地注视着前方的晋军 。​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晋军将士们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畏惧。李存审深知,此次战斗关乎着幽州的存亡,也关乎着晋国的命运,必须全力以赴。他冷静地观察着契丹军队的阵势,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他命令步兵砍伐树木,制作大量的鹿角,结成坚固的营寨,以此来阻挡契丹骑兵的冲击。他深知,在开阔的平原上,步兵很难抵挡骑兵的冲锋,而鹿角阵可以有效地限制契丹骑兵的行动,为晋军争取战机 。​

与此同时,李嗣源率领着骑兵,在营寨周围来回巡逻,寻找着契丹军队的破绽。他的骑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战马嘶鸣,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李嗣源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仿佛在向契丹军队宣告,晋军绝不会退缩 。​

战斗打响后,契丹军队首先发起了进攻。他们骑着矫健的战马,挥舞着长刀,如潮水般向晋军的鹿角阵冲来。马蹄声如雷,大地都为之颤抖。契丹骑兵们试图冲破晋军的防线,给晋军以致命一击 。​

然而,他们的进攻遭到了晋军的顽强抵抗。晋军士兵们躲在鹿角阵后,万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契丹骑兵。契丹骑兵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不绝于耳。但他们并没有退缩,依然奋勇向前,试图冲破鹿角阵 。​

就在双方陷入僵持之际,李存审突然命令事先埋伏好的伏兵出击。只见晋军伏兵从两侧的山谷中杀出,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契丹军队。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武器,向契丹军队的侧翼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契丹军队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没想到晋军还有伏兵,一时间阵脚大乱 。​

李嗣源见此情景,立刻抓住时机,率领骑兵从正面发起了冲锋。他一马当先,挥舞着铁挝,冲入了契丹军阵。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敌阵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契丹士兵纷纷倒下。他的骑兵们紧紧跟随其后,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了契丹军队的心脏 。​

在晋军的三面夹击下,契丹军队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溃败。他们纷纷转身逃窜,互相践踏,战场上一片混乱。晋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契丹军队死伤无数。耶律阿保机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部狼狈退兵。他望着身后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懊悔和不甘,他没想到,自己率领的 30 万大军,竟然会被李存勖的七万晋军击败 。​

可惜耶律阿保机一代雄主,却遇上了李存勖!

来源:史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