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瀚海茫茫已经整理过河南省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地图,西汉时期的州、郡、县地图。最近,经过长时间的操作,总算把河南省唐朝时期的道、州(府)、县地图整理出来,发布在这里,作为资料存留。
瀚海茫茫已经整理过河南省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地图,西汉时期的州、郡、县地图。最近,经过长时间的操作,总算把河南省唐朝时期的道、州(府)、县地图整理出来,发布在这里,作为资料存留。
由于不同时期唐朝的行政区划也有变动,所以这里仅仅作为一个大致参考。
唐朝时期实行州县两级,道作为监察区是虚级存在,这个和汉朝的州类似。河南省在唐朝时期分属六道,分别是都畿道、河南道、河北道、淮南道、山南东道、河东道,其实最西端应该有极小的部分属于关内道,不过这里就不在地图上显示了。
接下来,我们来说下河南省唐朝时期的州,州驻地位于河南省境内的有18个,这个和现在的地市数量竟然完全一致。
这18个州分别是:
都幾道:河南府(洛州)、郑州、怀州、汝州、陕州。
河南道:汴州、滑州、宋州、陈州、许州、豫州。
河北道:卫州、相州。
淮南道:申州、光州。
山南东道:邓州、唐州。
河东道:虢州。
州驻地在现河南省的还包含省外土地,比如宋州还包括现在山东省两个县和安徽省1个县;相州还包括了现在属于河北省的5个县;陕州还包括属于山西省的两个县。
河南省还有部分地方属于河南道濮州、曹州和亳州;部分地方属于河北道魏州。
在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力量强大,有些节度使甚至可以跨数州,比如郑滑节度使就地跨都幾道郑州和河南道滑州。
接下来我们了解下各个州下辖哪些县。
河南府(洛州):河南县、洛阳县、偃师县、巩县、汜水县、河阴县、缑氏县、颍阳县、登封县、告成县、密县、阳翟县、陆浑县、伊阙县、新安县、渑池县、福昌县、长水县、永宁县、寿安县、河清县、伊阳县、温县、河阳县、济源县、王屋县。共26县。
郑州:管城县、中牟县、新郑县、荥阳县、荥泽县、原武县、阳武县。共7县。
怀州:河内县、武德县、武陟县、修武县、获嘉县。共5县。
汝州:梁县、临汝县、郏县、龙兴县、鲁山县、叶县。共6县。
陕州:陕县、桃林县、硖石县。共3县(不含省外2县)。
汴州:浚仪县、开封县、封丘县、陈留县、雍丘县、尉氏县。共6县。
滑州:白马县、卫南县、灵昌县、韦城县、酸枣县、胙城县、匡城县。共7县。
宋州:宋城县、襄邑县、宁陵县、虞城县、谷熟县、下邑县、柘城县。共7县(不含省外3县)
陈州:宛丘县、太康县、西华县、溵水县、南顿县、项城县。共6县。
许州:长社县、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扶沟县、临颍县、襄城县、舞阳县。共8县。
豫州:汝阳县、西平县、郾城县、上蔡县、平舆县、朗山县、新蔡县、真阳县、新息县、褒信县。共10县。
卫州:汲县、新乡县、共城县、卫县、黎阳县。共5县。
相州:安阳县、林虑县、汤阴县、内黄县、尧城县、临河县。共6县(不含省外5县)
唐州:比阳县、方城县、上马县、湖阳县、平氏县、桐柏县。共6县。
邓州:穰县、内乡县、菊潭县、新城县、向城县、南阳县、新野县。共7县。
申州:义阳县、钟山县、罗山县。共3县。
光州:定城县、光山县、固始县、乐安县、殷城县。共5县。
虢州:弘农县、湖城县、阌乡县、朱阳县、玉城县、卢氏县。共6县。
上面一共有129个县。
除了上面的18个驻地位于现在河南省的州下辖县外,河南还有下面一些县所属的州在省外。
魏州:乐昌县、顿丘县、临黄县。
濮州:濮阳县、范县。
曹州:考城县。
亳州:永城县、鹿邑县、真源县、酂县。
这样的县一共有10个,这样算下来,当时一共有139个县。
不过有些州所在地由于规模较大,附郭县有两个。比如河南府的洛阳县和河南县;汴州的浚仪县和开封县。
看完上文,你知道在唐朝时期你属于哪个州吗?
来源:瀚海茫茫